恺蒂
专栏作家
Columnist
英伦新居民
午夜时分,依然热闹,这是一个不眠的城市。
从西班牙最南部的小镇塔里法,坐船一小时就能到摩洛哥的丹吉尔。电动渡船每小时一班,载人载车,悄无声息地在海上滑行。有盘桓一二日的游客,有来往两地工作做生意的人,也有走亲访友或回家探亲的人。
从丹吉尔的码头走到老城,只需十分钟。快到中午,狭窄蜿蜒的小巷行人稀少,狭窄而安静,有的地方只容一二人擦肩而过。丹尼尔素称“白城”,明晃晃的骄阳下,雪白的墙壁更是耀眼,与四月曾经去过的“红城”马拉喀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窄巷中是阴凉的,头顶上的白墙在靠拢,蔚蓝的天空变成了狭窄的缝隙。弯弯曲曲的小巷分岔,谷歌的地图有时会跟不上脚步,一个岔路就让人迷失了方向,仿佛被老城拥入怀中,不舍得让你离开。清真寺高耸的宣礼塔在白墙之间,蓝天之下,格外醒目。小巷也会倏忽豁然开朗,阳光尽情地洒进来,眼前出现个小广场,热闹的咖啡馆外摆满了藤椅,突然从摩尔人的空间走进了西班牙人的领地,建筑变成了欧洲式的宏伟,高大的落地窗和雕花铸铁围栏的阳台,窗棱门楣装饰着黄色,如同西班牙南部安德罗西亚小镇。
丹吉尔面对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隔水相望。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打造,之后历经了罗马人、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统治。1923年,英法西意葡比欧洲诸国,将丹吉尔划为国际区,由多国共管,一直到1956年摩洛哥独立,丹尼尔才重回摩洛哥版图。在法领馆对面的巴黎咖啡馆小坐,看着街上人来人往,想象当时,在这里活动的各色人等:商人、走私犯、间谍、流亡者、艺术家、冒险家,街上的交谈混杂着各种语言,浓郁咖啡香味混在这薄荷茶的清香。
马拉喀什如同一个主题公园,那里见到的当地人大多是向游客兜售的商贩,或是其他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人。丹吉尔也有无数小店售卖地毯铜器皮具灯饰,但感觉这里更是一个有当地人生活的真实的城市,堆得高高的水果摊前,也有提着篮子的家庭主妇。黄昏时刻,夕阳西下,倦鸟归林,空气中弥漫着香料与皮革的气味,烤饼烤玉米的香气,高高的棕榈树在大广场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白天的暑气消退,空气凉爽一些,来来往往的都是摩洛哥家庭,或四五人,或六七人,有的只是夫妻俩带着孩子,有的两三家朋友相聚。男人们穿着长袍,女人们裹着头巾,女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花边裙子,头上戴着蝴蝶结,男孩们穿着自己喜欢的球队的球衣。长椅上坐着老人,喷泉边孩子们在玩耍,笑声说话声此起彼伏。夜幕降临,丹吉尔人更是倾城出动,海滨步道、大小广场,满满都是闲逛的人。午夜时分,依然热闹,这是一个不眠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