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当孤独的英雄 笑看人生如梦
第68版:文化 2025-09-15
刘锡明专访

当孤独的英雄 笑看人生如梦

何映宇

刘锡明在《青河绝恋》中饰演反派。

《乌金血剑》男女主演:刘锡明和周慧敏。

扫码观看 独家精彩视频

右图:十四期无线电视训练班合影,前排左二刘锡明,后排左一甄子丹。

右图:刘锡明首张专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左图:刘锡明在演唱。

上图:刘锡明(右一)与《廉政第一击》主演狄龙(左三)、李子雄(左二)合影。

无论是在演艺圈还是在人生中,总会有起起伏伏,但我觉得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

记者|何映宇

刘锡明,香港演员,祖籍广东潮阳。参与第十四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1988年)加入娱乐圈,并且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六届新秀歌唱大赛中夺得银奖(亚军),旋即签约TVB成为合约歌星及演员,在当时曾被无线电视力捧,与林文龙、陈嘉辉、张卫健并称太阳之子,并于1991年获得无线“劲歌金曲”新人金奖。后先后到中国台湾和内地发展,成为两岸三地的实力演员。

久违了,刘锡明。

自1987年参加香港第六届新秀歌唱大赛获得亚军出道至今,刘锡明在演艺界走过了38个寒暑春秋。从一个歌唱和演艺的新人,到成长为今天的老戏骨,刘锡明红过,火过,也沉寂过。

1989年,刘锡明出演时装剧《义不容情》,在剧中饰演刘嘉玲的弟弟倪俊杰,一炮而红,开始被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力捧。他与周慧敏主演《乌金血剑》、与任达华主演《还我本色》、与黎姿主演《怒海孤鸿》……那一时期,刘锡明俊朗的形象霸屏香港荧屏,成为香港的当红小生。

另一方面,1991年,他在香港华纳唱片推出第一张粤语专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大受欢迎,销量达到白金唱片,临时才加入专辑的《是缘是债是场梦》更是拿下香港劲歌金曲榜冠军,成为刘锡明传唱至今的粤语经典。1991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从黎明手上,他接过了最佳新人金奖的奖杯。

从香港到台湾,再到内地,37年来,刘锡明未曾停下自己的脚步。2009年,他自己填词演唱了《是缘是债是场梦》的国语版,写下了这样的歌词:“无常的人生际遇随风,我擦干眼泪笑看风云过,流浪于天涯中,当孤独的英雄,笑看人生如梦。”

8月29日,在南京丰大国际大酒店,正准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群星演唱会演出的刘锡明抽空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的独家专访,回顾他的演艺人生,回首这一路走来的起起伏伏。

第一部剧:《义不容情》

《新民周刊》:你从小就练习蹦床?到13岁已加入香港蹦床队?

刘锡明:我并不是从小就练蹦床的。因为香港没有体校,也没有蹦床的专业训练,蹦床只是一个课外活动。我记得在初中一年级时,我们学校有各种课外活动,包括体操、蹦床、棒球队、乐队等,可以自由参加。我觉得蹦床很好玩,就选择了这个项目。放学后我就去参加训练,因为练得比较好,到13岁时进入了香港蹦床代表队。那时候我没想太多,也没想过要参加比赛,只是觉得好玩。初中二年级时,老师带我们参加一些学界赛,让我们积累比赛经验。到初中三年级时,我已经能做双周空翻了。到高中一年级时我参加比赛,获得了香港公开赛冠军。后来我毕业后读大学期间,还曾经回到初中母校当教练。

《新民周刊》:上中学时,你就自组乐队玩音乐?在香港浸会学院主修的专业也是音乐?

刘锡明:就是觉得好玩。在中学时期我就开始组建乐队,学校也很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和课外活动。高中时我组了一个叫“hexagon”(六角形)的六人乐队。我只是会唱歌,懂一点音乐。后来考进香港浸会学院音乐系。这样我就学习了一些乐理方面的课程。香港浸会学院音乐系的教育还是偏重美声,我在浸会专修声乐教育和声乐唱法。

《新民周刊》:1988年,你是怎么会参加第十四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的?

刘锡明:那是因为大学毕业以后,我参加了TVB举办的第六届新秀歌唱大赛,得奖后就签约了华星唱片。由于华星唱片也是TVB旗下的,当时TVB正好开办了训练班,于是我就参加了。

《新民周刊》:训练班都教授一些什么课程?那一期的学员还有林家栋和黎芷珊,甄子丹当过旁听生,跟他们熟吗?周星驰读的夜间班和你们的日间班有什么不同?

刘锡明:那个时候训练班教的很多,比如说表演理论、表演心理状态,还有台词、编剧理论、导演理论、镜头等这些都要学。我跟甄子丹、林家栋他们都认识,可是后来的话就每一个人的路子不一样,每一个人发展也都不一样。周星驰比我早,我是日间班,他好像是读的夜间班。我记得当时是分日间班和夜间班,就是白天上课的和晚上上课的,具体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新民周刊》:TVB的课程听起来和内地电影学院设置的差不多?

刘锡明:感觉差不多,但我觉得TVB的课程是非常浓缩的。

《新民周刊》:1989年,你是怎么出演时装剧《义不容情》,并在剧中饰演刘嘉玲的弟弟的?这是你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吗?

刘锡明:对。这是我的第一部戏。那个时候没想那么多,刚演戏时确实有些不太懂,实际上我还被导演骂过,因为走位走错了。拍戏的时候,演员要特别注意站位,如果走错了就要重新拍一条。真的要认真演,不能开玩笑。

从TVB训练班学的东西有些用得上,有些用不上。因为始终要有一些实战经验。对新人来说,你不懂得怎么走位置,这很要命。棚景有棚景的规矩,外景的话又完全不一样。你还要注意左右,人家那个轴线,你不可以走错。就是到了片场以后才知道有这些规矩。其实学的时候已经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可是你在实际拍戏的话有时候会乱。

在《义不容情》里我演刘嘉玲的弟弟,当时我是新人,她演我姐姐。和刘嘉玲搭戏的感觉当然很好。我记得第一场和她一起拍戏,演完后看回放,看完回放后,她就回过头来跟我说:“阿仔,你演得唔错。”

《新民周刊》:1990年,你是怎么与罗嘉良、周慧敏共同主演电视剧《乌金血剑》的?

刘锡明:当时刚巧很多人离开了TVB,他们要招一些新人。恰逢《义不容情》播出,而我是华星的人,还不能算是TVB的正式员工。他们发现了我,然后TVB的高层就找我们来签约,我就正式在TVB开始拍戏。这些都是TVB安排拍的,因为TVB是一个很大的电视台,可以说是工厂,有很多不同的导演、制作、演员,每个都是TVB的员工。

《是缘是债是场梦》:听的人都很有感触

《新民周刊》:签约了华星唱片,于是在1991年推出了第一张粤语专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刘锡明:那是在华纳唱片出的。我一开始是签约了华星唱片(即梅艳芳张国荣曾经所在的唱片公司),但因为种种原因,我并没有在华星唱片推出专辑。华星唱片当时可能内部有一些变动,离开的人也挺多的。比如我那时候参加新秀歌唱比赛时,年初很多人参加,第一届的第一名是梅艳芳,然后第二届冠军是吕方,他可以算是我的师兄。

然后第三届的张卫健,之后是杜德伟、苏永康、许志安、黎明。我是第六届新秀大赛的第二名。那个时候很多歌手拿了奖就必须要签约的。在1989年的时候,很多歌手都离开了。刚好我那时候拍了一部剧,以歌星合约借到TVB合约,这部戏就是《义不容情》。当年7月我正式签约TVB之后,第一部戏拍的是《还我本色》,然后10月拍《天上凡间》,12月拍《天龙奇侠》。89年底到90年初的时候,就拍《乌金血剑》了,那是和周慧敏、罗嘉良一起拍的。

《新民周刊》:你在华纳发行第一张粤语专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是缘是债是场梦》和《无根草》都是翻唱歌曲,却唱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当时是怎么考虑来演绎这几首歌曲的?

刘锡明:当时TVB成为我的经纪人,因为是全约签给他们的,他们就帮我唱片约签了华纳唱片,然后才有《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是缘是债是场梦》等歌曲。这些其实都是当时华纳唱片公司安排的。我拿到词的时候自己去想,在录音时如何去演绎。那时候没觉得很难过,就唱上了,因为那时候还年轻,才二十几岁,想不到自己不觉得很沧桑。听的人却都觉得很有感触,现在也有一些朋友说,他们失恋的时候听《是缘是债是场梦》有很深感受,出乎我的预料。

《新民周刊》:那几首歌虽然是在你20多岁阅历还不深的时候唱的,但是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听,还是觉得你演绎得非常好,非常动人。虽然当时年纪比较轻,但我们听的时候都没有这种感觉,觉得你把这首歌演绎得非常准确。当时就是凭自己的感觉去唱的?

刘锡明:我在唱歌的时候会有画面,脑子里想的画面会很长。我是用演戏的方法投入这首歌的。所以我挺鼓励一些朋友,不要只想着我是一个歌手要去唱歌,其实学完表演艺术对唱歌也有帮助,因为这都是关于情感的。其实我那个时候是真的投入去唱这首歌,但我真实的人生不会像歌词里写的那么惨。

《新民周刊》:这首歌的国语原版是郭富城演唱的《难道你现在还不知道》,经过潘伟源重新填词后的粤语版有一种面对命运强烈的无力感。这么多年后你重新翻唱过这首歌的国语版,再次演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刘锡明:2009年,我发行了国语专辑《好!男人》,收录了《是缘是债是场梦》的国语版,还是我自己写的词。那么多年过去了,有一句词写道:“苍天怎忍心把我捉弄,让我在茫茫人海中失落,大海一叶孤舟,任它随处漂流,但我心仍有梦。”我觉得后来写的那个版本,是经过这么多年后的人生感悟。无论是在演艺圈还是在人生中,总会有起起伏伏,但我觉得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这么多年来的感受就像在大海里的一条船,飘来飘去,就像没有脚的鸟一样;我跑来跑去,感觉自己的命运像被大海一样推着在走。这个不是说幸与不幸的问题,很多东西我觉得人算不如天算。那么多年来,我想要的东西老天爷不给我,我不要的时候他反而丢过来给我。我觉得很怪,干脆就不奢求了。顺着去吧,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

“刘德华的接班人”:TVB力捧的对象

《新民周刊》:1991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你获得最佳新人金奖,当时是什么感受?

刘锡明:感受也不太深,因为我那时候一边在唱歌,另外一边还要拍戏,还是没日没夜地拍戏。那时候可能是我最忙的时候,其实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阶段,就是打基础的阶段。记得那时候我最长一次有7天6夜没睡觉!拍完戏后去做唱片宣传,再开演唱会,接着拍电影,然后回TVB拍电视剧。都没有回过家里睡过床,洗完澡又来拍摄,休息半个小时后又开始化妆拍摄。

《新民周刊》:身体吃得消吗?

刘锡明:当时年轻不怕累,真的是不怕累。我的体能比较好,所以年轻人在十几岁的时候要多做运动,身体素质打好基础,对你将来的工作发展都很有好处。

《新民周刊》:都说TVB比较抠,压榨员工,给员工的工资比较低,当时给你的薪水大概是多少?

刘锡明:这个问题啊,很多朋友都说TVB的工资比较少,我是很幸运,当时TVB和我签约,我的年薪就接近7位数。那时候他会跟你说好拍一部戏会给多少钱。如果在外面接的电影的话,他是包薪,会包你这个钱。就算找不到工作给你,他们都要给我这个年薪。如果超出来的话,TVB会抽走20%,就是超出部分抽20%,其他80%给你。我说好啊。

《新民周刊》:当时你可以说是TVB力捧的对象?

刘锡明:可以说是。TVB当时的政策,就是每年捧一个新人出来,当时90年的时候,正好捧到了我。我觉得挺幸运的,也感谢TVB给了我这样的舞台。

《新民周刊》:当时你被说是“刘德华的接班人”,你有没有想往这个方向发展?

刘锡明:我刚出道在香港的时候,一些媒体朋友称我是“刘德华的接班人”,这可能是一个香港的传统吧。因为那时候很流行,比方说有马师曾,后来有个演员就叫新马师曾。徐小凤刚出道的时候,人家叫她“小白光”,这是一种传统,方便人们记忆的一种方法。

我的长相跟刘德华比较相像,其实我跟他是有亲戚关系的,500年前是一家,都姓刘。哈哈哈,开玩笑开玩笑。

其实说我是刘德华的接班人,这件事有好也有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压力也挺大,不是那么好接班的。华哥他不仅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的榜样,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接到他的班,接了30年都还没有接到他的班。

《新民周刊》:1993年,你是怎么与狄龙、张曼玉等人一同主演《廉政第一击》的?

刘锡明:我很荣幸在那部电影中和他们两位前辈对戏,他们的演技都非常好。这部电影是由林德禄执导的,老导演执导得很好,整个故事讲述了香港廉政公署在1973年成立的整个过程。确实有50%以上都是真人真事。那部电影狄龙大哥教了我不少,后来狄龙大哥还送了我一个皮的沙袋绑在脚上,让我练腿。狄龙大哥他是很会打的,你应该知道这个。张曼玉呢,我跟她的戏份比较少,因为在这部戏里,我主要和狄龙搭戏,而她和狄龙有比较多的对手戏,我和她接触比较少。

离开香港,与周慧敏无关

《新民周刊》:1993年,你怎么会从香港转到台湾地区去发展的?

刘锡明:应该是94年初吧。那个时候我和TVB约满了,那时和TVB签约之后,去哪里都要经过TVB同意,但约满之后就不一样了。约满后,有一个朋友说在台湾有一部戏,缺男主角,问我能不能去演。我说我不会国语啊,听得懂也不会讲啦,她说没关系,可以配音,这样我就去了台湾发展。很偶然的机会就去演了这部台湾偶像剧《深闺梦里情》,你爱我啊,我爱你啊,你的另一半是我的避风港啊。这是台湾流行的言情剧。一开始我一点国语都不会讲,就在拍戏时边学边讲。讲得很差,但唱国语歌还可以,因为唱歌有曲调。说话就不太一样,要讲国语去演戏就更难,只能勉强应付。

《新民周刊》:有传闻你离开香港去台湾,是因为周慧敏,这是真的吗?

刘锡明:这传闻是不实的。有些人说你是因为倪震不能在香港发展,被迫要去台湾。事实是我是香港人,出生在香港,有香港身份证,又没有犯事,我怎么会在香港呆不下去呢?对不对?其实只是碰巧而已。

《新民周刊》:1996年,你主演了陈勋奇导演的电视剧《上海探戈》,这是和周海媚的第二次合作吗?你印象中周海媚、郑佩佩是怎么样的人?

刘锡明:《义不容情》的时候我是和她有合作过,但我跟她的对手戏很少。到了《上海探戈》的时候,跟她交流就比较多。她比我早进入这一行,她的个性很合适这个行业,演戏时很专心专一。很可惜她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也确实很突然。只是拍完《上海探戈》后,我们联系也比较少,干我们这一行的,也确实是各忙各的。

郑佩佩的话,她是一代侠女,她很会打的。有一场戏,她和陈勋奇对打,郑佩佩的手很重,力气很大,连陈勋奇都接不住。

《新民周刊》:你在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都拍过戏,你觉得内地影视剧的拍摄和港台有什么不同?

刘锡明:其实我很早就来内地拍戏了。1992年左右,我在成都峨眉电影制片厂拍了一部戏,叫《报仇》。成都的泡菜真好吃,那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的负责人自己腌的。用瓦缸腌,最正宗的泡菜,现在这么正宗的泡菜少见了。

就三地的表演方式而言,也有一些人说过,香港的表演方式可能会比较生活化,内地的可能会比较学院派一点,台湾呢处于两者之间,他们可能会比较喜欢言情剧,所以琼瑶剧大行其道。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年代会有不同的戏。那你作为演员应该会找到一些不同的演绎方式。

《新民周刊》:2000年,你出演年代悲情剧《青河绝恋》,饰演大反派梁永昌,你觉得塑造反派是不是比正面角色更有挑战性?

刘锡明:我在TVB的时候就演过反派,是在电视剧《怒海孤鸿》中演一个医生。《青河绝恋》中我演的这个反派,也是个医生。但我不认为医生就是坏的。哈哈,不会啊,只是说有时候也挺巧。其实演戏的话,千万不要说这个角色是正面,这个角色是反面,因为没有一个角色是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演反派时千万不要觉得这个人是坏的,这个世界没有好人坏人,只有立场不一样。如果我跟你立场不一样,你对于我来说就是坏人。所以你必须要为这个角色去思考,思考他是对是错。我在演戏的时候,我就认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如果坏人觉得自己是坏的,他就不会这样做。他一定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你要去思考他对在哪里。以他的立场去思考,你就不会觉得“不要那么坏了”而放不开。当然,还有角色的一些细节和角色的创造需要考虑。我觉得首要的是为这个角色找到他的立场在哪里。立场要稳,你才能发挥实力,才能把角色演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拍《青河绝恋》那时候真的好冷。是在北京怀柔那边拍的,而且是冬天,从那年10月份拍到第二年的3月份,那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几个月。多在室外,也有室内,但室内也冷,因为拍摄场地没有暖气。我每天都会看那个“小猪”今天几度。在外景时,监视器旁边贴着一个猪抱着温度计,我每天看到温度计显示零下5度。当然拍到了一些雪景,也挺美。

那时候也没有暖宝宝,也不能烤火取暖,就是硬挺。我们男的在里面都还可以多穿一些保暖内衣,蒋勤勤她们就比较辛苦,不能穿那么臃肿。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