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地出”与“尘埃”
第77版:专栏/花花世界 2025-05-05

“地出”与“尘埃”

苗炜

苗炜

专栏作家

Columnist

读书,写字,旅游,锻炼

为什么我在这里而不是那里,理由何在?谁把我放在这里?

最近,我看到译林出版社的一本书叫《地出》,讲的是1968年12月24日,阿波罗8号宇航员威廉·安德斯拍摄的那张照片:蓝白色的地球正从月球表面升起,与前景中的贫瘠月球表面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图像是地球的特写,曾被称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环境照片”,它提醒我们,地球在太空中的微不足道,我们的家园需要加倍爱护。

还有一张照片也非常有名,1990年情人节,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指挥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当时距离地球60亿公里——拍摄了一张地球的照片。苍茫茫的淡蓝色中有一个发白的圆点,像悬浮在阳光中的尘埃。从天文数字上来讲,这个不易发现的圆点也是地球的一张特写,银河系是宇宙中2000亿到2万亿个星系之一,地球在其中微不足道。

这两张照片激起的情感略有不同,“地出”让我感到壮观和温暖,苍白的蓝点却让我虚无。人类的巅峰成就——泰姬陵、莱昂纳多·达·芬奇的画、DNA的发现等等,我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不再重要。为什么会这样?这种虚无又脆弱的焦虑感始于17世纪的法国科学家布莱斯·帕斯卡尔。在帕斯卡尔出生之前,伽利略的观测已经证实了哥白尼太阳系的日心概念,还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恒星。对于人类的自我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动荡时刻,帕斯卡尔在他的笔记中写道:“当我想到短暂的生命被吸收到之前和之后的永恒中,我置身其间且观察到的小空间,被吞噬于我一无所知的无限空间中,我感到害怕,为什么我在这里而不是那里,理由何在?谁把我放在这里?根据谁的指令,把这个地方和这段时间分配给我?”

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让帕斯卡尔感到害怕,那时候他们没有“地出”和“尘埃”照片,但仰望夜空就会令人敬畏,这种敬畏有一部分原因是神学的。中世纪井然有序的宇宙被一个不仅要大得多的宇宙所取代,而且似乎被偶然和意外支配。空间的沉默是宇宙对上帝问题的回应。帕斯卡尔对太空的恐惧在后代依然回荡。约瑟夫·康拉德曾在小说中描述“那些清澈、布满星光的夜晚,压抑着我们的精神,粉碎了我们的骄傲,地球在没有灵魂的宇宙的辉煌启示中充斥着无望的晦涩”。

想起来,人类需要上帝的想法也令人费解。如果我们看到的美、知识和创造力本身并不重要,那么上帝的加入又能帮上什么忙呢?

“地出”的照片让我们意识到地球的生命支持能力,而“尘埃”照片揭示了宇宙的浩瀚。想到我们在宇宙中极为孤独,这是可怕的。想到我们在宇宙中也许并不孤独,也是可怕的。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