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插画。
平如离开的22年间,他们从未间断写信,他留着美棠的每一封信。
年轻时的平如美棠。
山山在台上讲述与老伴的爱情故事感动台下年轻人。
那个时候,你说一句喜欢你,我便觉春天已到;我说一句我愿意,你便觉人生无悔,爱情就是这么荒唐但却让人向往。
撰稿|蒲琳
IU和朴宝剑主演的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最近热播。很多人说,看这部剧看哭了。尽管剧中有时代背景下女性被压迫的悲情,但“虐”中仍旧带着“甜”——从年少到中年,虽然在生活中经历磨难,男女主角爱纯和宽植始终彼此相爱和成长。
在如今“快餐爱情”的背景下,爱纯和宽植的爱情很治愈,也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个年代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父母爱情”。
有一种爱叫“平如美棠”
在从前慢的那个时代,爱刻骨铭心。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平如和美棠的爱情。他俩的故事曾感动过上亿网友,因为这也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这样真实地发生过。
饶平如出身书香门第,8岁开蒙,18岁考入黄埔军校,21岁第一次上抗日战场,经历过枪林弹雨,九死一生。毛美棠小他3岁,家中殷实,和所有少女一样天真爱美、爱唱歌也爱跳舞。
小时候,因父辈的缘故,两人曾有过两面之缘——一次是她扎着羊角辫,看平如给自己摆弄自己新买的玩具,两人的第一次见面美棠到老都还记得;另一次,则是寻常的生活片段,他怎会想到,眼前这个身量未足的女孩,将成为他一生的伴侣。
再见面时,饶平如从黄埔军校毕业,刚在湘西战役中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1946年春,战事结束,父亲来了一封信,说弟弟就要结婚,希望他能回家共庆;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能把他的终身大事给办好。之前,家里人给他安排过两次相亲,都是暗淡收场。直到这次回家后拜访美棠家,“年约二十面容姣好的女子在揽镜自照,拿只口红在专心涂抹”,这就是长大后的平如初见美棠的第一印象。石榴花底下少女鲜明的脸,卷发尖脸细弯眉,平如一眼万年。
稍歇,父亲就取出一枚金戒指,交给美棠父亲思翔伯,思翔伯旋即套在美棠的手指上。婚事,就这么订了。
彼时的爱情比较含蓄,拉手都害羞,别说对对方说“我爱你”了。饶平如知道毛海棠喜欢听音乐,就对着她唱当时最流行的英语歌“Oh Rose marry I Love You”。
作为军人饶平如要按时返回部队。他们一直保持通信,美棠是个赶时髦的小姑娘,喜欢拍照,满意的照片也会寄给饶平如。平如则会将照片骄傲地展示给战友。
1948年,在江西的教堂里,毛美棠穿着白色的婚纱饶平如穿着军装,举行了婚礼。后来,饶平如回忆那段时光时说:“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惧远行,也不曾忧虑悠长岁月,现在却从未如此真切地思虑起将来。”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岁月静好或者烽火佳人的故事,大环境下的时局动荡,为求生计,平如不得不带着美棠四处辗转,他开过面店上过夜校,卖过辣椒却搞不清秤砣——这居然是他们的婚姻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或许只是因为美棠在身边的缘故。
后来通过舅舅的引荐,饶平如在上海的大德医院做了会计,工资变得多了起来。当两人抱着对幸福的憧憬时,苦难悄悄降临。1958年,饶平如毫无预兆地被送到安徽劳教。
毛美棠身边所有的人都劝她与饶平如划清界限,包括饶平如自己。美棠却对平如说:“你要是搞婚外恋,我就跟你离。你又不是汉奸卖国贼,又不是贪污腐化,不是偷窃扒拿,什么都不是,我为什么要跟你离?”
饶平如一走就是22年,每年只能回来一趟,直到1979年平反回到上海,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做编辑。这期间家中的重担全落在美棠身上,旗袍卷发变成了蓝布衣齐耳发,跳舞看电影变成了怎么想尽办法补贴家用、怎样照顾五个孩子。以至后来饶平如回到上海,每次经过上海自然博物馆,都停一停,因为他知道脚下的台阶里不知哪一块就是美棠背过的水泥。
生活明明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美棠却被查出很严重的糖尿病和肾病。1992年,美棠肾病加重,平如辞掉了所有工作,全身心照顾妻子。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因为不放心别人做。
美棠走后,饶平如将美棠的骨灰放在卧室里,要等自己离世后和美棠安葬在一起。他时常想起美棠生前最喜爱的《魂断蓝桥》的歌词:“白石为凭,明月为证。”他觉得他们的爱情婚姻,是当得这八个字的。他想着还要做点什么,为之前,也为日后孩子们永远记得,他们的父母曾经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于是,就有了厚厚十八册图册,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曾经的过往岁月的那一本《我俩的故事:平如美棠》。
2020年4月4日,99岁的饶平如辞世。在悲痛之余,唯一觉得慰藉的是饶平如爷爷可以在天堂和最爱的毛美棠奶奶重聚了。正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里写的一句话:“这样一来我终于和美棠同步了。”
法国《观点》杂志将它誉为2013年“最美的爱情之书”。它让世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对夫妻,相处多年,依然情比金坚,矢志不渝。那些质朴平凡的言语中,蕴含了一个老人结婚六十载的爱情信念。
这就是属于那个年代纯粹而又高尚的爱,也是淳朴而又珍贵,可遇而不可求的爱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艰难岁月里相遇,也在风雨同舟的日子里将纸短情长化成大国情怀,相濡以沫。
钱钟书先生在清华园遇到了杨绛,一见钟情,两人便相识相伴了65年,在温柔的岁月中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
冰心和吴文藻这对学者爱侣,相互扶持,患难与共,琴瑟相和,不离不弃;死后骨灰合葬,成就一段佳话。
爱情于他们而言,就是温柔岁月中的你若安好,也是艰难岁月中的不离不弃——遇见时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分离时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阔别重逢时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一生只爱一人变得弥足珍贵
如今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中常常演绎着“父母爱情”,观众被那个年代一次表白,终身相守的爱情故事感动落泪。
那个时候,奶奶因为吃了爷爷家的饭而感慨“我怎么能不嫁给他”;爷爷因为不小心碰了奶奶的手而心想“我怎么能不娶她”,爱情就是这样简单但却质朴。
那个时候,妈妈在演出团看到了爸爸,便一眼倾心;爸爸因为在人群中与妈妈擦肩相撞,便一碰伴永生,爱情就是这么突然但却浪漫。
那个时候,你说一句喜欢你,我便觉春天已到;我说一句我愿意,你便觉人生无悔,爱情就是这么突然到来却让人向往。
想起去年站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节目舞台的“老登”山山大爷。在东北话里,“老登”的意思是人老了以后不正经。当所有人觉得他上节目是来玩玩的时候,他却在第一期比赛中,拿到了全场第二的高分,成为一匹黑马。
山山,本名李文山,是一名拥有三十年军龄的退役军人,曾负责空空导弹的维修保障。“导弹保障,听起来很高端,其实做起来吧,也是。有一项主要任务是往机翼下面挂导弹,所谓高端,就是谁个高谁端。”他就这么轻松地消解掉了自己头上的光环。
如同大多数脱口秀演员一样,李文山的段子里,虚构的成分占据了一大部分,但那为人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倒是真的。在快餐式爱情司空见惯的当代,老爷子分享了自己年轻时那段坚韧、老派且理想主义的爱情。
山山说自己和老伴异地恋,两个人结婚之前谈了四年恋爱,一年只见一面。那个时候通信、交通都不便利,但两个人愣是靠着写信保持着联系。谈了四年,见了四次,写了四百多封情书。
“我毕竟是搞导弹的,一旦锁定目标,就是追,一直追。”山山笑言,第三年见面的时候,老伴主动抱了他一下,那一刻山山大爷确定了:“不换了,这辈子就她了!”
这样的爱情故事被年轻人羡慕,但只有李文山知道,军恋有多苦:从恋爱到结婚的前十年,他和妻子每年相处时间超不过一个月,平时只能靠书信摆渡思念。妻子被逼成了“女强人”。换保险丝,修抽油烟机,她自己都会做。
对妻子和孩子,山山大爷都有着亏欠,因此他总说“更羡慕现在年轻人的爱情”。但年轻人又何尝不是呢?
某地前两年曾举办过一次“七夕节父母爱情故事”的征文活动。投稿的网友“是琦不是琪”这样写道:“父母从小在一个地方长大,相互都认识,但并不熟悉。母亲本是把父亲介绍给同学,却不想父亲却对母亲展开了猛烈追求。就这样两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恋爱。之后,父亲成了一名货船工作者,母亲在学校工作。两人聚少离多,一别就是几个月。但距离不是问题,一封封厚厚的手写信件传递着两人的爱慕与思念。……在小女孩(我)的印象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柜子里却放了厚厚的信件。后来有了电话,父母一打电话就是好久好久。父亲每次回来总是搂着母亲,说许多温情的话。后来父亲退休了,他终于可以和母亲天天呆在一起。可曾经的恩爱却变成了每天细碎的吵吵闹闹。父母吵架的主题几乎都是母亲担心父亲吃多了,父亲害怕母亲开车不安全等。有心在一起的人,吵闹只是磨合彼此的一种方式。”
网友“王洁Reina”则说:“提起我的父母爱情,让我对爱情感触得最深的是从1998年相识到现在及未来长长久久的陪伴。贫贱夫妻百事哀,爸爸的家庭并不富裕。结婚后在困难的日子里,矛盾会被放大,会无助、沮丧、犹豫、易怒,易燃易爆。但是,争吵过后,爸妈还是可以在一起并肩作战,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即将崩塌的生活。我想,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也是爱情的真谛,有个人陪你一起面对困难,陪你一起慢慢变老。作为他们的女儿,我很感恩,也很幸福!”
正如《人民日报》说到的那样:“父母那一辈的爱情,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太好的物质生活,唯有简单朴素的陪伴让人心生温暖。”
网上有句高赞评论这样说:“当我问一对老人为什么他们可以坚守一段感情长达60年,老人回复我说:从前什么东西坏了都想修,现在什么东西坏了都想换。”
木心也曾说:“从前的人,多认真,认真勾引,认真失身,峰回路转地颓废。”
但到了5G时代呢?当感情出现问题时,“这个不行,下一个更乖”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口头禅,不想着解决问题,而是“解决人”。或许所谓爱情很容易获得,但一生只爱一个人却变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