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大温泉》 [美] 大卫·克雷·拉奇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5年1月
这些温泉小镇可谓是文化创意的温床,真正的艺术圣地。
撰稿|要英
笔者在兰州大学求学期间,造访过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温泉名胜华清池、品读过莫泊桑的名著《温泉》。30年前,笔者开始任教于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有机会经常接触到来自欧洲的多国留学生并明显感知审美视角的异同,特别是东方仰望高山,西方钟情温泉。
2021年夏季在中国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七国联合跨境申遗的“欧洲温泉疗养胜地”项目如愿以偿进入世界遗产名录。那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课堂,我执教的欧洲留学生们无不是欢欣鼓舞和如数家珍;而亚洲各国的留学生们也纷纷地打探,我当时就想,要是有本温泉史著作就好了。
今年春暖花开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钱运春教授兴致勃勃地向我推荐了其刚出版的《中欧大温泉》一书,了却了我的一个文化探源愿景。该书作者大卫·克雷·拉奇,系近代欧洲史专家,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欧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和旧金山大学弗洛姆研究中心历史学教授。他力图通过其文化专题研究和对于温泉史典故的描绘,照映出欧洲社会那不断变化的面孔。在我看来,他的描绘是极其成功的。
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他讲述了从古希腊罗马至今,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中欧一些重要温泉小镇的历史。在其鼎盛时期,这些温泉小镇的功能集今日的大型医疗中心、康复疗养地、高尔夫度假村、会议综合体、时装秀场和音乐节、狂欢节于一身。甚至在那个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医学相当原始,人们去温泉疗养地,一方面希望能治愈从痛风到癌症的一切疾病,另一方面那些贵族和新兴阶层也是为了娱乐和社交。
让笔者感慨的是:这些温泉小镇可谓是文化创意的温床,真正的艺术圣地——歌德、贝多芬、瓦格纳、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里纷纷亮相登场;同时亦是高层政治的谋划地,欧洲政治家们选择齐聚于此,谈判条约、结成联盟、策划战争,演绎着欧洲历史进程。
如今欧洲国家由于有共同历史渊源,文化接近,又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合作基础,历来就是跨国申遗的主力。中国福州世界遗产大会场景的一锤定音,欧洲温泉疗养胜地遗产项目包括了11个著名的温泉历史小镇,分别是:奥地利的巴登,比利时的斯帕,捷克的弗朗齐谢克、卡罗维发利、玛丽亚温泉城,法国的维希,德国的巴特埃姆斯、巴登-巴登、巴特基辛根,意大利的蒙特卡蒂尼以及英国的巴斯。而从中国读者和旅行者的体验而言,欧洲温泉小镇的文化历史,比那些巍峨的城堡、神秘的教堂、曲高和寡的剧院,更有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