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日本太鼓达人伊藤巳佳:做一支海派风格的太鼓队
第70版:社会 2024-10-28

日本太鼓达人伊藤巳佳:做一支海派风格的太鼓队

湘君

上图:日本太鼓达人伊藤巳佳。

下图:身穿白色婚纱的Mika在婚礼上忘情打着太鼓。

下图:随着上海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Mika的太鼓团队多了很多参加艺术展演机会。

下图:Mika和在上海认识的中国先生。

“上海是个发达的城市,上海人特别愿意接受新东西,喜欢太鼓。”

撰稿|湘君

日本女子伊藤巳佳瘦小的个子,短短的棕发,有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面容和状态,做着与体型很不匹配的音乐样式。大家喜欢叫她“Mika——太鼓达人”。

一群人的修行

Mika30岁时被派往中国,在大连一家服装厂主导和服制作。“日本人的想法总是藏在心里表面上看不出,来中国我发现不一样,喜欢的不喜欢的人们都会表达出来,我感到很舒服。”这让她决定留下来,辞职后到辽宁大学学习中文。听说“上海工资高、外国人多”,2006年她飞抵上海,成为久光百货一家高端鞋店的店长。虽然“那时中国客人日本客人都很有钱,生意好得飞起”,她仍念念不忘自己的看家手艺,几年后在家里开了个工作室,教中日学生做和服。

Mika40岁时已经能用中文流畅交流。“人生不应该只有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反而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一个声音在她心底高喊——音乐。幸运的是,上天听到了她的心愿,一位长期订购服装的老客户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太鼓。出生于新潟县的佐渡岛——日本太鼓发源地,注定她此生与太鼓的不解之缘。

虽然从小身体素质好,还跳过多年的“夜来舞”(一种日本民间舞蹈,起源于人们搬运木材时所喊的号子。类似集体舞和体育舞蹈的结合,演出时成千上万人身穿华丽祭典服装,手持鸣子等道具快乐自由地起舞),又连续5年成功跑完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巨无霸”一般的太鼓面前Mika仍感觉体力不支。她抡起鼓棒猛力砸向鼓面,一阵钻心的疼痛从手上传来,从此各种肌肉拉伤成了家常便饭。Mika拨弄着手上的护套说:“刚开始腱鞘炎是姿势不对,10年后腱鞘炎是打得太用功。”一开始她只能咬牙坚持10分钟,渐渐地变成1个小时,乃至一天几个小时,甚至沉湎其中忘了时间,忘了和服,一门心思把自己熬成了“太鼓达人”。

两三年后,当初引荐她的日本朋友回国。不忍暴殄天物,也不愿前辈们的心血白费,几经周折,她接手了只有8个人的“海风太鼓团队”,一边维护大大小小的太鼓,一边开始招收新人。

太鼓又称“和太鼓”,是日本鼓的总称,分为宫太鼓、缔太鼓、桶太鼓、平太鼓等等。最大的红巴大鼓直径超过1米,鼓架也有1米高。想要打响这个“大家伙”,仅靠臂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核心力量,必须先练半年平板支撑;姿势也有讲究,需要强大的“腰马合一”,马步撑不住更别提打鼓了。

初沐“海风”的“菜鸟”纷纷吐槽:“打太鼓是个体力活儿,学打鼓先从搬鼓开始。放鼓的仓库在二楼,十几级的台阶感觉一辈子都爬不完。”打鼓一年后有人尝到了甜头:“看到公司茶水间两大桶桶装水,轻松一抄就搞定,再也不用找男同事帮忙了。”更令大家惊喜的是:小姑娘的肌肉线条越来越清晰,肌肉男的身体越来越完美,加上独特的裸露上半身的演出服,简直是天人合一,凸显人体力量之美。

50岁的Mika犹如一架动力十足的马达,带动大家全力运转。“太鼓是团队艺术,在反复排练和磨合中,多人打出的鼓声如同一人。”她庆幸在上海找到这些志同道合的人:“打太鼓是一群人的修行。”

一个素未谋面的支持者

不到现场,你绝对无法想象那种震撼。鼓槌砸在鼓面上,发出来自宇宙洪荒的声响,带着开天辟地的震颤。空气分子瞬间被改变,强烈的冲击波弥漫开来,当你抬脚时有种从泥泞中拔出的凝滞和粘连感。那些鼓点直直地捅到心坎上,让心跟着频率强烈地颤动。很多看过演出的人形容:“像是给心脏做了一次电击治疗!”

超常音响决定了太鼓仅以小众存在。“在上海除了我们‘海风’,还有一家日本学校的太鼓队。即便在日本太鼓也很少见,只有隔音好的室内才行,比如学校上课。”如果对打鼓的人来说是一种愉悦的刺激,那么对旁人来说无异于一种噪音的折磨。虽严格遵照排练和演出时间,乐队仍屡遭邻里投诉。靠近居民区会被干扰,划入拆迁无法持续,有时业主变更、租金变化等等,都成为场地不稳定的诸多因素。Mika不得不日日奔走,寻找下一个可能的场地。

“2017—2018年是演出高峰,那时很多日本餐厅、商场举行开业典礼和广场活动,希望靠太鼓吸引人流聚集、招揽顾客。最多的时候我们在3天内连续8次登台。”后来商演少了,随着上海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团队多了很多参加艺术展演机会。“我很喜欢在舞台上看观众的表情。”鼓声一起,有的人开心受用,有的人觉得太吵皱眉捂住耳朵,随着乐曲的深入他会慢慢把手拿下来,脸上表情也渐渐放松显出愉悦之色……Mika觉得很好玩:“我真的很想把这些录下来。”演出结束观众纷纷涌向舞台,七嘴八舌地说:“你们太厉害了!”“可以拍照吗?”也有人提出加入太鼓队,还有人邀请她们去演出,“演出当天就定下下一场演出是常见的事情”。

“也许是跟外国人交流多的缘故吧,上海是个发达的城市,上海人特别愿意接受新东西,喜欢太鼓。”正因为这种信念,Mika坚持奔走在寻找的路上,她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个地方来。

那是一家酒吧,位于高架路旁,一边是轰隆隆的轨道交通,另一边是大片的公园绿地,而整栋小楼悬空独立,被茂密的绿植所覆盖,“简直是理想的排练圣地,绝不会遭人投诉。”Mika立刻兴奋起来,当机立断发微信询问。对方很快回了信息:“可以排练,但是没地方放鼓。”

她的心立马凉了半截,那么多那么重的鼓每次排练搬移既麻烦也不现实。她又鼓起勇气追问数次,仍然没有确切答复。Mika笑着说:“虽然去演出过两三次,我并不了解酒吧老板,甚至都没见过他的面。但我也不知谁给我的信心。”在她的坚持下,鼓一直原封不动地躺在租来的仓库里。

两三周之后,好消息突然从天而降!Mika欣喜若狂。酒吧二楼原来的小舞台变成了仓库,一半放店家的东西,一半给乐队放鼓。后来干脆全归他们,还给了个预想不到的好价钱。“如今回想起来我仍然一头雾水,不知为什么运气这么好。后来我在网上看到酒吧老板的访问,他说会尽力支持所有搞音乐的年轻人。通过这件事,让我看到了上海人的眼界和胸怀。”

一种“上海奇迹”

打太鼓这些年Mika并未真正忘记老本行,作为学校老师的得意弟子,她的衣柜里收藏着一批珍贵的和服。在上海这些年里她越来越认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中国哲学。“虽然改过之后无法恢复原貌,但和服如果一直被收藏、欣赏、没人穿的话,就不能发挥价值,还不如拿来改造。”Mika拿起剪刀,对着眼前的流光似锦果断地“咔嚓”一声。为了方便打鼓,裙子被改短,上衣变吊带,只保留了和服的腰带作为装饰。有的队员性格开朗热情,用那套红色和服为她度身定制;有的队员不喜花里胡哨,就为她改一件短小简洁的上衣。“原则就是,衣服应该更适合主人的气质,展现完美的状态,得到最好的效果。”穿着改良和服上场,队员们仿佛开了挂,进入忘乎所以的状态,把太鼓打出了新高度,令全场观众沸腾,堪称一场人与音乐的狂欢。

“把我的专业(和服制作)用于太鼓表演,这是一个奇迹。”Mika眼睛发亮。

不久,上海音乐学院邀请“海风”去课堂上学术交流。打鼓那么久,Mika才第一次有机会坐下来梳理太鼓的历史,探讨太鼓的知识。在没有乐器概念的时候鼓已经存在,作为语言尚未形成的原始联络方式。在木头上盖一张皮就能发出声音,这谁能想到呢!后来太鼓用作祭祀,一直发展到今天的音乐、艺术等现代化的表达方式;通过中日民间乐器的比较,她详细了解到太鼓的制作原理和构造,在哪里下槌,音色如何控制有了新的认识;还共同探索太鼓的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中国的“大鼓”相当于日本的太鼓,在传入日本之后演变为后来通称的“太鼓”……

“因为太鼓,让我有机会走进上海的高等音乐学府,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又是一个奇迹。”

2024年1月6日,“海风太鼓团体”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10周年庆典演出,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赤松秀一总领事亲临现场观摩祝贺,对她们一直以来为日中民间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

双手将表彰状高高举过头顶,Mika激动得哭了。“自从打太鼓,我像变了个人似的。原来在人前害羞得不敢说话,因为鼓声太大讲话靠喊,我嗓门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开朗,不再害怕与人交流。我也渐渐看懂别人的性格,了解每一位队员。打鼓对我来说就是修行,不是苦行,而是成长和享受。”

51岁生日那天Mika在朋友圈晒出一张背影,身穿黑色紧身腹褂,手握鼓棒,露出紧实的肌肉线条,蕴藏的力量呼之欲出。她喊话队员也激励自己:“不要放弃,年龄不是问题,我愿意随时接受挑战。我相信上海会带给我更多的奇迹。”

一场预料之外的婚礼

2016年Mika曾接受日本导演竹内亮的邀请拍摄纪录片,展现她的上海生活,视频最后她随口提起“我们还没有办婚礼”。想不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个人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来自同一家团队,10年相处胜似亲人,这位埃及帅哥皮肤黝黑,一身腱子肉,“中文说得比中国人还溜”。他花了近一年时间去说服Mika老公、沟通所有队员,策划了一场完美的“太鼓婚礼”。

一想起婚礼当天Mika就鼻头眼眶发红,不停地说“太感动了”。

队员们一起动手,用鲜花、丝带营造浪漫氛围,金属风铃叮当作响,蛋糕、小吃、美酒、佳肴都由大家亲手准备。日本队员头戴钵卷盛装而来,上海队员携自家萌娃奉上亲手制作的小卡片,邻居送上寓意“一辈子”的小鸟对杯,朋友深情回忆与她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还现场连线日本亲友接受祝福……Mika和上海认识的中国先生身穿日本传统服装,手执折扇,幸福满面。

当所有人聚集大合影,一起高喊“百年好合”时,Mika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她穿着自己设计的白色婚纱脚蹬高跟鞋冲向最大的太鼓,用尽全身力气,咚咚咚咚,把爱情、感恩、梦想、友情、激情、生命……一股脑儿全都宣泄在鼓槌上。所有队员随即就位,将所有的曲子都打了一遍,然后从头再来。这10年的故事,怎么说也说不完……

Mika近期回到日本,看到很多鼓手水平非常高,让她既震惊又羡慕,同时引发了思考:“我们的太鼓队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跨海沐风’,跨越国界,纵情音乐。从国外进来的原文化,在上海融汇形成了新的文化。我们的鼓手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中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德国人、埃及人,每个人性格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这些多元化的特点造就跟日本传统和太鼓不一样的风格。我觉得‘海风’一定是海派风格的太鼓队。”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