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嫦娥六号:53天“挖宝”之旅
第46版:科技 2024-07-01

嫦娥六号:53天“挖宝”之旅

陈冰/刘绮黎

整理 | 陈冰 制图| 刘绮黎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太空探索项目之一,不仅仅要在月球背面进行软着陆,同时还要在月球背面采样。在经历了53天的飞行之后,嫦娥六号顺利归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与众不同的“挖宝”之旅。

嫦娥六号概况

嫦娥六号共分为4部分: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和返回器,共计8.2吨,本次任务预计采集月背样品2kg。

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与嫦娥五号几乎一模一样。

嫦娥六号探测器配置

全景相机

月壤结构探测仪

降落相机

矿物光谱分析仪

国旗展示系统

任务工程目标

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和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施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同时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

任务科学目标

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月球背面样品的分析与研究

国际合作内容

月球氡气探测仪(法国)

负离子分析仪(欧空局)

立方星(巴基斯坦)

月面激光角反射器(意大利)

法国氡气探测仪

对月球表面氡气同位素开展原位探测,研究挥发物在月球环境下传输和扩散机制。

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

对月球表面负离子进行探测,研究等离子体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机制。

巴基斯坦立方星

开展在轨成像任务,验证纳卫星月球轨道探测技术。

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

作为在月球背面的定位绝对控制点,可以与其他月球探测任务开展联合测距与定位研究。

嫦娥六号的飞天历程

嫦娥六号的飞行过程分为: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等11个飞行阶段,

历时约53天,

往返超过76万公里

1.奔月——5天

嫦娥六号发射成功

5月3日17时27分,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六号器箭分离

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飞行37分钟后,器箭分离,将嫦娥六号探测器直接送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这个阶段被称为地月转移阶段,共计5天。

2.环月飞行——约24天

近月制动实施成功

5月8日10时12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周期为12小时的大椭圆环月轨道开始环月飞行,并择机释放巴基斯坦立方星。

环月轨道

环月飞行期间,嫦娥六号将经历两次变轨,进入高度200公里的圆形环月轨道,共计历时约24天。

3.进入着陆轨道——约1天

6月1日左右,“着上组合体”(着陆器+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轨道飞行器+返回器)分离,进入近月点15公里、远月点200公里的着陆轨道,历时约1天。

4.着陆——15分钟

嫦娥六号成功落月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整个着陆过程约为15分钟。

5.地面探测及采样——2天

顺利完成月背采样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开启钻取采样以及表取采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顺利完成,并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表取采样耗时约14小时。

嫦娥六号携带的全景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月壤结构探测仪等探测设备进行月面探测。月面工作历时共2天。

嫦娥六号采样之后月表呈现一个“中”字。

在月球背面首次竖起中国国旗

表取完成后,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表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

6.上升器起飞进入环月轨道——约2天

全球首次完成月背采样和起飞

6月4日7时38分,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进入月球上升目标轨道,随后4次变轨成功进入210公里的环月轨道,历时约2天。

7.转移样品并等待返回窗口——约14天

6月6日,上升器上升至距离轨返组合体前方约50公里、上方约10公里时,轨返组合体接近上升器并将其捕获、对接,上升器内的月球样品转移至返回器内。

随后,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分离,在环月轨道停留14天,等待月地转移窗口。

8.月地转移——约5天

6月20日,轨返组合体经历两次月地转移入射机动后,进入月地转移轨道,飞行约5天。

9.嫦娥六号安全归来

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至此,嫦娥六号顺利完成“蟾宫挖宝”使命,带回2000克月球“土特产”,历时约53天。

资料来源:国家航天局、新华社、央视网、人民日报等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