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内山完造后人到现场祭奠 沪辽纪念馆举行共建活动 促进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多项航运重磅成果发布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第2版:要闻 2025-10-19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午开幕

多项航运重磅成果发布

本报讯(记者 任天宝)今天上午,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虹口区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开幕。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已连续第五年在上海举办,为洞察世界海运业和航空业发展趋势、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上海智慧”,更见证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速升级,在航运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

会上发布了多项重磅成果,在深化港口连接方面,共建“上海港—巴塞罗那港数字绿色滚装航运走廊”“上海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绿色滚装航运走廊”“宁波舟山港—HAROPA港口联盟绿色航运走廊”。此外,中国东航打造寰球航空走廊、上海机场打造“沪来沪往·适宜中转”国际航空枢纽品牌、国际海事未来技术创新中心成立等成果也让在场嘉宾振奋不已。

“十四五”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全球排名稳居前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海港方面 今年前9个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153.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600.4万标准箱,核心运行指标均达到预期。

航空港方面 2024年,上海机场定期通航48个国家291个客货运航点,货邮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今年前9个月,上海空港两场累计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2.79万架次、1亿人次、328.6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39%、8.04%、6.72%。

邮轮港方面 2023年11月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2024年1月开启商业首航。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在沪成立。首单海关特殊监管区内邮轮直供物资新模式落地。今年前9个月,上海邮轮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25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151.41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5%。

硬指标提升的同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也持续提升——

海事仲裁领域 上海率先构建多层次、全链条临时仲裁制度规则体系,《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出台,填补了国内空白。2024年8月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沪裁决。此外,首例上海港“海事调解”对接“海事仲裁”确认案件成功办结。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委员会相继设立境外分支机构。

航运金融与保险领域 2023年8月,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成为国内首个国际化航运指数期货,目前日均成交额突破15亿美元,在全球航运衍生品市场中位居前列。

绿色航运方面 上海港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具备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的港口之一。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成立,为我国首个专注于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的法定实体。

智慧航运方面 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码头成熟运营,上海港生产智慧指挥中心一期建成。航贸数字化平台上线,航运枢纽区块链基础设施搭建完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