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留花醉酒 待月弹琴(篆书) 从羽人到雷震子 秋季喝汤,赛开药方 普洱的融合菜 板书和手作幻灯片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10-19

秋季喝汤,赛开药方

王瑢

想起早前在北京做酒店高管时,每逢入秋,炖品与汤羹类菜肴,开餐前已经有不少相熟的食客打电话咨询预订,连带着小炒的点单量亦一路扶摇直上。

总是求过于供,难免有饕客抱怨。是否可以随来随点随时尽享?于是在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例会上,有的放矢,就事论事,将意见簿上的留言,一字不落转述给后厨大佬听。

大佬自香港高薪聘得,默然端坐片刻,操一口好听的港腔普通话道:“靓汤每日限量,仅供堂食,唔可外卖。想饮请早啦!”

欲擒故纵,不过是一种行销手段,如此一来,老饕们便总觉被追着撵着。饭点一到,腹中馋虫勾起,简直迫不及待。

乘直达电梯至三十六层中餐厅,一脚踏出,面前几溜小煤气炉子,大堂边靠墙并列排开。

在最左面贴墙的显著位置,陈列有许多中式药柜,那种药店里专门存放中草药的柜式抽屉。一式一样,目别汇分。百十种中草药材比物连类,顶天立地占满整堵墙。

朝南的墙壁正中,赫然醒目一个繁体“湯”字。赭红色笔走龙蛇,鸾翔凤翥。负责炖汤的小弟长久矗立,仿佛才刚晋级的一品大员,顶戴花翎,单人独马奋战。

斜对过有一老者,寂然端坐。看起来颇有些年纪,白发白须,乍腮高颧骨,精瘦的面孔,皮肤明显松弛,眼皮耷拉,目光下视。倘若不仔细瞧,总以为他在阖目养神。

有食客抬手遮唇说了句什么话,一旁的人嗤嗤笑道,“白眉大侠!”这是酒店苦思积虑特聘的老中医。

“春夏养阳,长夏胜冬。一补一泻,身体细细调养。冬病夏治,春冷秋寒,时间久了自然百病不侵……”老师傅把脉并不得闲,穿插讲解各种药效原理,深入浅出,娓娓而来。客人怔怔痴听,有心之人早早掏出备好的笔记本,手机录音键打开。

把脉毕,老师傅拿过桌上的紫砂小壶轻啜一口,吱咂有声。偶见客人踌躇纠结欲说未说,于是现场提问,启发性答疑解惑。待等云开雾尽,食客胸中恍然,方才不疾不徐,拿过案头一角的狼毫小楷笔来埋头疾书,开具独门炖煮秘方。

整个秋冬时节,中餐厅连朝接夕,日复如是。

小弟只管照方抓料,仔细熬煮,时间与火候小心掌控把握。师徒二君,动静有致,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遂亡异趣。恍惚的瞬间,老饕们一时竟不知自己究竟身处何方。而这一幕,亦成为本店亮丽独特的风景线。

不时有人拿出手机来咔嚓咔嚓抓拍。手指轻触,发送至朋友圈九宫格,立刻引来无数个大拇指。

我们酒店的炖品类之所以盛极一时,味道殊绝自不必说,仪式感直接反映了自身的品位与格调——预先裁剪好的红色烫金硬纸卡徐徐打开,里面另外夹有一张纸,绝非一般的白纸,是涂有金粉跟银粉的宣纸。宣纸易保存,经久不脆,亦不会褪色,故素有“纸寿千年”之美誉。若是按加工方法来分,可分为原纸与加工纸;若按照纸张的洇墨程度来分,又可分为生宣、熟宣与半熟宣。书法或写意,则多习惯采用生宣。

自然不乏有懂经的客人眼尖,早发现老师傅书写汤方所采用的宣纸,乃是极上好的生宣,不禁心头悄然一动,喜上眉梢。

记忆中,那老师傅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颜体丰腴雄浑,笔老墨秀,眼前但见行云流水,字字见心,迷离的刹那,还以为是来错了地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