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一能)签署了18项合作备忘录,沪新合作再上新台阶。昨天,在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新加坡企业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对与上海合作充满期待,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以上海作为支点,推动在华业务稳步发展。
新加坡劲升逻辑公司商业增长与客户副总裁林志文告诉记者,他们是一家有7年历史的初创企业,对中国市场一直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贸易便利化领域:“上海拥有最大、最繁忙的港口,因此它是中国连接全球市场的理想之地,我们的业务则能够帮助上海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
这家新加坡企业正在与中国合作伙伴讨论,如何将中国的贸易商与各个不同市场连接起来。合作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合规监管申报,以及如何能够利用该企业遍布全球的连接网络,使得出口商能够超越例如美国之类的传统市场,连接东盟等各类新兴市场。
林志文表示,劲升逻辑公司将继续深化与上海数据集团在贸易数据等方面的合作,希望能够树立一个参考范例,然后把合作成功经验复制到中国的其他省份和地区。
“星展银行在32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是当时在上海成立法人银行的第一批外资银行,所以说我们伴随着上海金融市场一起发展到今天。”星展银行(中国)首席执行官郑思祯告诉记者,数十年来,星展银行在华业务稳步发展,在目前的外资银行资产排行中已经到了第五位,业务越发多元深入。
郑思祯表示,不论大环境如何变化,星展银行一直坚定开展上海的业务,从未想过要放弃,相反一直在加大投资力度。例如星展银行在上海的个人银行业务之前一直在亏损,但集团坚持履行对中国的承诺不退反进,加大这一业务领域的投资,终于在今年将有望实现个人银行业务的首次盈利,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上周,我们集团的CEO来上海参加了IBLAC市咨会,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参观了徐汇滨江的那些高科技企业后。”郑思祯表示,未来星展在中国的业务会聚焦两个领域,一个是在企业银行方面,将强化支持新质生产力、科创企业;另一方面也会加大力度提升我们的财富管理能力和服务,相信依托上海的平台优势,银行的在华业务将会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