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龄超过20年的金山区石化街道紫薇苑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飞线充电”隐患、树木遮光等问题一度成为居民的“共同烦恼”。一年前,原物业公司因成本高、理念旧突然退场,更让社区治理雪上加霜。然而,短短一年间,这里却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12345物业投诉类工单同比下降60%,“飞线充电”现象基本杜绝,小区环境焕然一新……这些转变,源于紫卫居民区党组织推动建立的“三驾马车”协同治理机制。通过“众谋”选聘新物业,并建立四项常态化机制,曾经的“烦心事”正逐步变为居民的“暖心事”。
治理突围关键一步
“众谋”选管家,成为治理突围的关键一步。面对物业突然退场,紫卫居委会牵头成立“物业选聘小组”,通过“众人施策、众人跟进、众人监督”模式,把选择权交到居民手中。
三轮“众谋”层层推进:首轮“需求众谋”,通过“四百”走访、楼栋微信群、居民座谈等梳理出48条核心诉求,被量化为5大类需求;第二轮“方案众谋”,经多轮业主意见征集完善选聘方案,再提交业主大会表决,以95%的同意率高票通过;第三轮“监督众谋”,业委会提前深入调研市场,并专门组织业主代表对有意向的物业公司实地考察。最终,亭东物业以高分中标,全程公开透明。
景观河里,新物业公司放养的200多条锦鲤成了小区明星,杨阿姨带着小孙女在河道边散步,孩子指着水面兴奋地跳脚。这条景观河道曾因缺乏长效管理常年无水,新物业出资安装循环泵、灯带,清理淤泥以及放养锦鲤,同时,每天维护打捞,让其成为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楼道保洁实行签到制,卫生状况显著改善;物业推行30分钟响应机制,急修工单大幅下降……新物业入驻后,小区每个角落都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参与治理成效显著
治理不止于选聘物业。紫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曙娟表示,面临飞线充电、楼道堆物、树木遮光、宠物扰民等治理难题,“三驾马车”必须协同运转、制度护航。为此,社区逐步建立起接访处置、分级响应、公示报告、监督考评四项机制。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每月联合接待居民,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每月一次“三驾马车”联席会,每季度一次联建共商会,邀请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分级响应机制要求物业日常问题24小时内处置,一般公共事务5个工作日内提出方案;公示报告机制让小区事务透明公开;监督考评机制引入居民满意度调查,量化测评结果直接关系业委会调整与物业去留。
机制落地,成效显著。破损的“尚德亭”修缮一新,165棵树木得到及时修剪,新建22个非机动车充电棚、19个电动汽车共享充电桩,商铺雨水渗漏和广场污水倒灌问题也得到解决。
更令人振奋的是,社区首部加装电梯顺利启用,成为居民参与治理的生动见证。从意见征询到施工监督,居民全程参与,共同推动“幸福梯”从蓝图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赵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