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上海周末有望“跑步”入秋 即将开通初期运营 接续为上海营商环境加油助力 54部中国学研究著作入选 首批来自秘鲁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抵沪
第2版:要闻 2025-10-15
《中国学》创刊号亮相,首次发布世界中国学研究推荐书目

54部中国学研究著作入选

本报讯(记者 齐旭)今天上午,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黄浦江畔圆满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上,各种语言汇聚成同一种语言——汉语,来自海内外50多个国家的约500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展开了充实而热烈的交流,分享何为中国学的真知灼见。

本届大会首次发布《文明互鉴与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上海倡议》,倡议以文明互鉴为核心理念,呼吁世界学者加强对话与合作,为各国应对共同挑战、创造更好未来贡献思想力量。大会还发布了《中国学》创刊号,标志着中国学拥有了自己的学术平台和思想空间,为中外学术对话搭建了新的桥梁。《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研究报告》的发布,则系统梳理了学科脉络,展现了中国学从本土走向世界的自信与担当。

同时,大会首次发布世界中国学研究推荐书目,共有54部体现国内外中国学研究水平的作品入选。这54部作品是从近20年来的作品中遴选出的,涉及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比利时、荷兰、伊朗、土耳其、韩国、南非、巴西、阿根廷等16个国家的40位作者;覆盖历史、文化、考古、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不同学科领域。世界中国学研究推荐书目的发布为全球学者研究中国学提供了高质量的知识资源。

两天的时间、五场分论坛讨论,通过跨越国籍语言、不同时代的对话,展现了世界中国学研究的蓬勃活力与广阔前景。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学不仅是研究中国的学问,更是一种以文明互鉴为根基的“世界之学”。理解中国需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大背景中,把握其历史延续性、文化包容性与思想创造性。当代中国学应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语境,从中国经验中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智慧,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方案。

然而,推动世界中国学事业薪火相传,两天的讨论意犹未尽。在构建开放包容的研究网络,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学共同体,推动世界中国学事业行稳致远的道路上,金秋十月的这场大会必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