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
徐汇环卫工人赛技能秀绝活 “装备”何以变“鸡肋” 严格查处机动车“炸街”扰民 延安路高架镶上三角梅“花边” 万米高空遥控物业关燃气灶
第6版:社会新闻 2025-09-18
上海一乘客在飞行途中忽然想起厨房里还煮着鸡蛋

万米高空遥控物业关燃气灶

近日,万米高空之上,由上海浦东飞往新加坡的9C8549航班正在平稳飞行。突然,客舱内一位旅客神色慌张地向机组人员求助——他猛然想起,出发前匆匆忙忙,家中燃气灶可能还煮着鸡蛋。一想到可能发生火灾的风险,旅客心急如焚。

机长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卫星电话将信息传递至春秋航空客服中心,不仅提供了旅客王先生所在小区的物业联系方式,还详细说明其家庭住址、入户智能锁密码等关键信息。客服中心接到通报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客服代表冯军利接到任务后,立即拨通了旅客小区物业的电话。这时距离旅客离家已过去近3小时——灶上的鸡蛋若持续加热,锅具干烧引发燃气泄漏甚至火灾的风险正分秒递增。然而,首次沟通并不顺利。物业工作人员对突如其来的电话心存疑虑,以为是一个诈骗电话,通话后就挂断了。

面对对方的谨慎与保留,冯军利没有气馁,他觉得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风险的加剧。于是,他再次拨通物业电话,这一次,他语气更加诚恳、解释更加清晰,耐心说明事件的紧急性与真实性,并郑重告知信息的来源以及旅客的迫切请求。他专业的表达和坚定的态度终于打动了对方。物业工作人员记录下业主房号及进门密码,答应立即派人上门查看。

挂断电话后,冯军利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时钟,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10分钟后,冯军利第三次拨通物业电话,迫切询问处理进展。电话那头传来令人欣慰的消息:物业人员已进入旅客家中,确认燃气灶仍处于开启状态,锅内的鸡蛋早已烧干烧焦,冒出浓烟。工作人员迅速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一场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被成功阻止。冯军利反复确认安全后,立刻将消息反馈给机组,客舱里,旅客得知家中安全,连声道谢:“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家。”

大约20分钟的处置时间,没有惊心动魄的现场冲锋,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网友议论纷纷 寻求更稳妥方案

这件事情在网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记者梳理了大量网友评论后,发现大家对于此事的观点集中在以下几点:

■ 出门前务必确认关电关火

“安全大于天”,出门之前一定要确认用电、用火等安全事项,一些网友“以身说法”,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真实案例,有的出门好几个小时,回家一看,燃气灶上煮着的食物已经变成了“黑炭”,幸亏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而有的火灾正是由“忘记关闭燃气就出门”引起的,除自家受损失之外,还可能殃及邻居。

■ 第一时间找物业还是报警

很多网友为航空公司和物业公司点赞,但也有部分网友质疑物业公司的“第一次不相信”,认为“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但马上又有网友表示,“现在诈骗电话实在太多,一开始不相信,也是情有可原的”。

也有网友认为航空公司只通过物业公司寻求帮助,并不是最周全的办法。网友们说:“在类似的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求助,比如打电话给物业公司的同时,也向110、119求助”“物业进业主家门,最好有警察陪伴,这样也可避免万一家里少了东西搞不清责任的问题”“这次是没有发生更大的险情,万一已经开始着火了,公安、消防到场更有处置能力”……

这次事件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这位旅客家的门锁是智能锁,告知密码,物业人员即可进门查看,如果遇到不是智能锁的情况呢?而燃气已经泄漏的潜在危险是存在的,要“破门而入”,或许还应面临“先在楼道外切断电源闸刀”“开门或破门时,防止摩擦产生的火花引发爆炸”等专业问题,这时候,有公安、消防等专业力量在场,是不是更稳妥?

当然,也有网友支持第一时间找物业,因为物业离业主家最近,也最熟悉小区的路径,“这种紧急情况下,抓紧时间是第一位的”。

■ 需要梳理出紧急处置预案

其实,2022年3月5日,在东航从江苏南京飞往云南昆明的MU9608航班上,也有一名旅客“怀疑自家燃气未关”向机组求助,当时也是机组通过卫星电话通知航空公司地面人员,再通知物业,只不过物业查看过旅客家中燃气灶后,发现“没有开火处于关闭状态,无任何安全隐患”。

在万米高空“记起”或“怀疑”自家燃气未关,比较特殊,但相信类似情况(比如业主在本地但离家较远或在外地)还真不是孤例,物业公司、航空公司等在帮助他人的同时,确实需要梳理出更为稳妥、全面的紧急处置预案。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