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某网红面包店的闵行万象城门店,闭店后大量扔弃当日未售完的面包
9月14日晚同一家网红面包店静安大悦城门店,闭店后也在扔弃当日未售完面包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田诗雍
9月13日晚,上海万象城内的一家网红面包店营业结束后,店员将大量当日新鲜制作但未售出的面包,整盘整盘扔进黑色垃圾袋。目睹此景的顾客大呼心疼。本报记者率先报道并追踪采访此事。
店家回应
暴雨致销量骤降,不得不大量销毁
当天的记录显示:该门店销毁“蓝莓蛋挞”118个,“脏脏包”96个,“熊治大奶酥”32个,销毁数量惊人。
涉事面包店所属公司工作人员辩称,9月13日当天所在区域突降暴雨,导致门店销售量骤降,远超预期。正常情况下,面包店的报损率在3%-5%,但当日因天气影响,报损量大幅增加。同时强调,按照公司规定,面包不可隔夜销售,目前也没有制度允许在晚间降价销售,所以一般就直接报损处理。
记者探访
其他门店也有大量面包被丢弃
这仅是一家门店一天的销毁情况,该网红面包在全市共有12家门店。第二天,9月14日晚上没有下雨,记者去了其位于静安大悦城的另一家门店。临近闭店时,店内剩下的面包已被集中到中间摆放,数量仍然比较可观。这些面包的最佳赏味期一般都有2天。记者询问店员面包会不会在闭店前打折促销,店员明确表示不会打折,并称当天卖不完的面包会在营业结束后做销毁处理。有店员坦言,虽然觉得浪费,但这是公司的规定,只能照做。待门店打烊后,未售完的面包果然被扔进大黑塑料袋,当作垃圾处理。
记者注意到,该品牌面包销售单价在10-40元不等,部分消费者是冲着电商平台的团购券而来。然而即便生意不错,面包的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律师观点
相关部门可约谈相关负责人
本报报道后,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虹桥所执法人员迅速前往万象城门店,对门店生产、销售、销毁等各环节台账以及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进行检查,逐一查看了面包销毁视频和台账是否一一对应。执法发现,店方提供的销毁视频记录不完整,无法完整呈现面包销毁全过程。
有律师表示,依照我国的反食品浪费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严重浪费食品的,相关部门可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被约谈者需立即整改。面包店大量丢弃可食用面包的行为,涉嫌违反该法律。
市民热议
丢弃成本实则消费者买单
对于面包店大量丢弃面包的行为,一时间市民热议。相当部分消费者感到可惜,认为将品相完好,甚至是刚刚出炉还在保质期内的面包直接丢弃,是对食物的极大不尊重,“宁可扔掉也不打折或捐赠”的做法令人难以接受。
也有消费者表示这是个难题,指出若因捐赠或低价销售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商家将面临更大风险,直接销毁也是无奈之举。
还有网友犀利指出,现在网红面包价格越来越贵,丢弃的成本实际上早已转嫁给了消费者。此次网红面包店事件,不只是个别商家的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