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锦
木心对于艺术家的命运,有清醒的认识。他在《木心遗稿(一)》中将艺术家分作五类:一类“为当代所理解”,认为其人其作有福,但“其人或寿,其作品不寿”,这类艺术家即使活得很久,其作品也容易速朽;第二类“为当代所不理解”,就此湮没,根源在于艺术家本人的不自知,“数十年浑噩而已”;第三类“为当代所全然不理解”,但作品能长寿或极为长寿;第四类“为当代所稍稍理解”,其作品亦长寿或极为长寿,这类艺术家的命运要胜于第三类。一般人以为以上四类基本上已经把话全说尽了,其实不然,在木心眼里还有第五类,即“为当代所承认,而且有点不大不小的轰动”。这类艺术家贵在自知,“心里十分清楚这是当代对他的误解”,于是被赞叹也罢,被谩骂也罢,他都“忍住了讽笑”。待死后数十年、百年,他遗留的作品才陆续被理解,被接受,被研究。对于这类艺术家,木心视为“最福、最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