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护牙促健康 听老师讲述,孩子们红了眼眶 在家搭科技角 实验车开进校 脖子腋窝摸到疙瘩可能并非只是上火
第5版:科教卫新闻 2025-09-15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师生上午一起收看“众志成城”课程

听老师讲述,孩子们红了眼眶

“1936年8月2日凌晨,在一列开往刑场的火车上,即将被押上刑场的赵一曼向押送人员要来纸笔,用被敌人折磨得几乎难以握笔的手,给远方的儿子写下这封绝笔信……”听了老师的讲述,孩子们眼泛泪光。

“曜华,看到你健康成长,我非常高兴,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我更是非常欣慰。”看见参与过百团大战的八路军老战士形象出现在屏幕上,孩子们迫不及待想把祖国今天的模样说给爷爷听:“我们的国家现在可厉害了!我们有航母,还有空间站!”

一节30多分钟的思政课,为何能让十来岁的孩子对80年前的烽火岁月肃然起敬?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大中小学生今起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今天上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师生一起收看小学课程“众志成城”。

这节课的主讲教师为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一等奖获得者、张江高科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周孙鑫,其背后则凝结着上海教师的集体智慧。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何宁介绍,今年暑假教育部将小学课程“众志成城”的授课任务交给上海,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教研员)利用暑期精心打磨课程并完成录制。

一则则精心挑选的史料,一点一点帮助十岁稚童加深对战争的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通过AI复原技术,赵一曼烈士念诵着写给儿子宁儿的遗书,听者无不动容。周孙鑫将视频引入课堂,也启发孩子们思考——全文没有一句“妈妈爱你”,那是因为烈士将舍生取义的决绝、为国捐躯的壮烈、义无反顾的刚勇,熔铸成了最深厚的母爱。

1935年,新安小学14名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唤起民众抗日救亡。课堂上,孩子们明白了“爱国不是长大后的事,现在就能做!”

一组组镜头闪回,一颗颗赤诚之心跃动。郁达夫发表大量文章鼓舞士气,冼星海指挥合唱队演唱《黄河大合唱》,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问抗战军民,抗日根据地群众为八路军缝制军鞋,边区人民为八路军运送粮食、护理伤员……“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国歌歌词中的‘万众’指的是谁了吗?”周孙鑫问。“军人!”“工人,农民!”“商人,还有艺术家!”“我觉得是每一位参与抗战的中国人!”

好不容易止住抽泣,四(5)班女孩周泳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你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80年后的和平,实在是为我们祖国好,为我们大家好。我们要去爱护这种来之不易的幸福。”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