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易蓉)家庭科技角随时将好奇心变成小实验,模块化的实验室像变形金刚组成移动实验车将开进校园,高校科研院所开放实验室展现前沿研究……科学教育正成为杨浦“城区新风尚”。日前,中共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杨浦区教育局和钱学森科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科学解码季暨YOUNG创智·2025科学教育推进会”在杨浦滨江举行,展现杨浦区正在实施的“SCIENCE300共享实验室计划”,这个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正形成校区、园区、社区“三区”新联动的科学教育生态。
科学教育真正融入家庭生活,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推进会上公布,首届家庭实验角设计优秀方案从517份参选方案中选出首批37个优秀案例,覆盖18个义务教育集团和全部高中学校。
电路搭建、植物观察、组装模型……这是铁岭中学师浩天的家庭科技角日常。浩天的爸爸觉得,家庭科技角对孩子科技思维的培养密不可分,是知识输入向科创输出的一个过程,“科学教育并非一蹴而就,家庭科技角给了孩子最好的空间。”在家庭的全力支持下,浩天2024年获得了第21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沈靖瞻从小就特别喜欢古生物,高一就以3D打印在自家飘窗上建了一个古生物科技角。在父母的支持下,沈靖瞻还做了一个“远古生物大复活——3D打印古生物制作与科普展览”计划书,他希望能持续扩大科学视野,为国家的古生物科普出一份微薄之力。
100个优秀家庭实验角只是“SCIENCE300”的“三分之一”。记者获悉,携手钱学森科学发展基金会,杨浦区正打造100项主题式模块化实验,并以移动实验车的形式开进中小学校园。首车将于年底启用,并计划于2028年实现全区中小学全覆盖配送,将有效解决学校实验室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此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00余个共享实验室名单同时发布,目前已开放过半,未来将全面、有序地面向杨浦中小学生开放。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和杨浦区区长周海鹰共同为“钱学森杨浦创智教育研究院”揭牌。研究院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为宏等8位顶尖专家组成首批特聘专家团队,与控江中学等12所学校开展课程共建。活动上还发布了“人民城市·科学教育”行动倡议,教师、学生、家长、企业和社区代表共同呼吁全社会携手推进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