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卷舒开合任天真(摄影) 圆台面没用了 上海体育馆的篮球记忆 光影杨浦 父亲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5-09-15

圆台面没用了

□ 侯宝良

我有次在“淮国旧”跟店主谈起收旧货,旁边有人插问:“我家有只很好的圆台面要吗?”店主斜看他一眼懒得搭讪。旁边有人帮腔取笑他:“人家老好的旧樟木箱都不要了,怎能还要这种圆台面呢?我们家里的圆台面劈了当柴也没地方去烧。”

讲起老早家庭里,家家都备一只圆台面,可以讲家家都有关于圆台面的故事。那时候都是大家庭结构,逢年过节几代人同堂吃饭,怎能没只圆台面呢?团团圆圆坐在一道亲亲热热吃吃讲讲,热气腾腾才像一家人嘛。就算刚结婚的小家庭要招待父母及亲眷朋友一道来吃饭,一时没圆台面也不要紧,随便向隔壁邻舍借一只都是很方便的。即使有人家办婚、丧、喜事,只要腾得出地方,多借几只圆台面都没问题的。

当时,正规家具店是不卖圆台面的,一般都是请木匠师傅来做,要么从乡下老家带出来。我家里这只圆台面是我老爸退休前就由木匠做好,趁厂里欢送他退休时候从外地一起送到上海。杉木白坯、半径中装有铰链,翻收起来半圆状,收起来不占地方。我零拷一些紫红色油漆,刷几遍漆后油光铮亮。后来圆台面上还摆一只时尚的玻璃转盘,团团转的大家随意夹菜。这只蛮扎台型的圆台面还深受不少邻居的欢迎呢。

再讲当时上海木材紧缺,连引火的柴都要凭煤球卡供应。像样的木料就要凭户口簿去木行里买。所以手巧的人想要自家动手做只圆台面相当不容易,先要到处觅木料。这让我想起丈人家的圆台面了。老人家就是从柴爿堆里陆续收集来的零碎木料,用胶水把长短不同的木料拼接起来,锯成一张圆台面,样子就比较粗糙。当中不好装铰链对折起来,虽显得有点笨重,但总算也是有模有样的圆台面呀,迎接过我们几个毛脚女婿(口+来),聚餐时大家团团坐不要忒热络哦。

现代家庭结构小型化,聚餐时兴上餐馆、酒楼省事、省力。今年“年夜饭”刚吃好,隔手就预订了来年的“年夜饭”。谁还想起自己家里曾经的圆台面?

心下是有点失落的。家庭圆台面不派用场后,象征家里团圆的烟火气真的没了,尽管灯光耀眼但饭店圆台面上,有谁还会听得到这种亲情的话:“烧菜的姆妈,好别忙来,快点一道来吃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