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机器人提醒我们何以为本 一周展演推荐 书不亡  国长存 “我不是机器人,我是博士生!”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5-09-15

机器人提醒我们何以为本

◆朱 光

当前进入公众视野的机器人技能比拼,总体上停留在肢体运动能力。如果我们也把机器人当作人去培养的话,当前大部分机器人尚处于“婴儿感统训练期”。我们育儿的目的,仅在于“四肢发达”吗?显然,起码还需要“头脑不简单”——这其实就是当前我们要思索的:让机器人学什么课程?他们几秒内就能“灌入”一本辞典,但成为“电子辞典”是他的学习目标吗?当然不,爱因斯坦早就说过:“我的脑袋只用于记忆和思考那些没被记入书本的东西。”

那些东西在哪里?在生活里,在与人的交往中,在追求真善美的体验中。因而,机器人研究其实应该高瞻远瞩到其精神世界,用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导师、杨青青教授的说法,是“AI美学”。让人工智能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再现中华文明的璀璨,是中国科学和艺术创作者“科艺融合”的基本定位。让饱学国粹的机器人融入当下世界文明,则是更为理想的状态。

多年前就有句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人,以何为本?真、善、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