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1日 星期日
童趣诗句驻江畔 北外滩游新体验 全球首个零磁介入医学实验室落户上海 雷允上药城焕新启幕 18岁少女从小吃头发 胃内藏巨大毛发结石 城市休闲魅力 上海稳居前五
第5版:综合新闻 2025-08-30
《2025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出炉

城市休闲魅力 上海稳居前五

本报讯(记者 王蔚)成都的“慢生活”理念与“烟火气”味道、杭州的“数字文旅”与“湖城合一”意象、长沙的“媒体艺术”与“新消费品牌”标签,以及上海的“魔都魅力”与“精致情调”口碑,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认知。今天上午在沪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打造城市休闲文化IP的市场引力,成功地将在地文化优势转化为一种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城市休闲魅力。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休闲——未来超级产业”研讨会上,发布了在上海市文旅局指导下,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系、上海师范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中心和上海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等共同编制完成的《2025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该报告的研究对象共计44个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22个省会城市、5个自治区首府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苏州、无锡等8个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几乎涵盖当前国内所有的城市类型。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排名前5位的城市已形成稳固的“头部城市”格局。因为拥有综合性、全方位发展优势,它们的头部引领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紧随其后的杭州、成都、苏州、南京和武汉,在城市休闲化发展程度上,根据评价值高中低梯度发布的态势分化显著,形成了明显的“长尾”特征。

研究发现,不同城市的休闲化驱动模式差异显著,各具特色。北京和上海属于综合驱动型,经济产业、休闲服务与交通设施三大核心并驾齐驱,发展动力较为均衡强劲。昆明、海口和拉萨等属于消费驱动型,本地居民的内生休闲需求以及外来游客的旅游度假消费发挥重要作用。东莞、烟台、南通和佛山等城市属于经济驱动型,以制造业为核心引领的经济发展动能为城市休闲化建设提供了支撑。

“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形成的城市休闲化发展空间集聚化与协调联动化格局,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课题组首席专家楼嘉军教授介绍,以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圈等为代表的城市群在排名中集体亮相,不仅显示出强大的区域协同效应和集聚发展优势,而且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与引领示范高地。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休闲化水平最高、覆盖区域最广、辐射人数最多、发展模式最成熟的区域。这一发展现状与实践结果,凸显了城市群和都市圈在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中具有的独特作用,预示着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依托,是引领城市休闲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居民高品质休闲生活迭代的必然趋势。

楼嘉军表示,以休闲化为引擎,赋能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一方面,城市休闲化通过植入新功能、新动力、新内容与新业态,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更新提供可持续内容与可拓展活力,推动城市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的深刻转型;另一方面,城市更新又将为城市休闲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空间、新场景与新支撑,构筑一种“需求引导更新—更新提供空间—空间催生活力—活力激发新需求”的螺旋上升循环态势,形成城市休闲化与城市更新双向赋能机制。而且,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深度赋能,构建智慧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提升休闲体验的便捷性与丰富度,提高了休闲资源利用效率和治理水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