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展品令人垂涎欲滴 闫锦 摄
今天是第19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渔博会)展出的最后一天,在展出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厄瓜多尔、俄罗斯、马来西亚、智利、阿根廷、挪威、日本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超3000个品牌展商的上万种水(海)产品亮相,吸引了海内外超10万人次专业观众观展。
新品优品首发首秀
加拿大北极贝刺身、西南大西洋天使红虾、加那利墨鱼肉鳍刺身、蓝鳍金枪鱼刺身……这些来自世界五大渔场远洋捕捞的高价值海洋生鲜产品,荟萃在一个海鲜礼盒中,让人垂涎欲滴。
这是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在本届渔博会上首发首秀的新品,海派洋鲜冻品刺身集萃,已入选渔博会的2025年度水产爆款新品,并获得最佳包装创意奖。
上海水产集团市场部工作人员介绍,这款礼盒将在一到两个月内正式上市,价位从三百元至上千元不等,适合家庭聚餐、商务宴请等场景,满足对海鲜品质有更高追求的人群的消费需求。海派洋鲜中秋礼盒系列产品将新增大西洋小野黄、大西洋红宝石斑、加那利龙舌鱼等品类,让更多全球优质海洋产品“游”上国内百姓餐桌。
鱼肉含量超过70%的黄金三文鱼饼、飞鱼籽和鱼肉含量达到90%的鱼籽鳕鱼滑、虾仁和黑松露用料占比超95%的黑松露虾滑……这些都是上海海天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新款热卖产品,现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沿海城市居民有吃海鲜的饮食偏好,很多家长平时喜欢让孩子吃点海鲜补充营养,比如煎点虾饼作为早餐。此次新品对包装进行优化升级,从原来的袋装改为盒装,在500克大容量的基础上,增加了100克至150克的小盒产品,方便2—4人的小家庭购买食用,也更适合在商超和新零售等渠道售卖。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本届渔博会上,挪威海产局携八家挪威海产企业共同亮相,集中展示来自挪威原产地的大西洋三文鱼、北极甜虾、格陵兰比目鱼、红鱼等多个品类的优质海产,其中隶属于挪威海产集团Insula的高端冰鲜三文鱼品牌Frфya经过一年多的在华私域销售试水,于本周宣布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将加码线上销售渠道布局及推进在超市和生鲜连锁店等To C端渠道的覆盖。
“中国是挪威三文鱼出口的关键市场,增长势头非常强劲。”挪威海产局中国区总监毕思明告诉记者,2025年7月,挪威海产对华出口额增长6.13亿挪威克朗,实现同比88%的增长,中国一跃成为挪威海产全球第二大出口市场。
毕思明还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2025年1月至7月,挪威对华出口三文鱼52069吨,同比增长122%,出口额达46.73亿挪威克朗,同比增长64%,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已跃升为大西洋三文鱼的全球第六大出口市场,并在前十大市场中实现最大涨幅。
除了三文鱼,挪威的其他优质海产同样在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今年1月至7月,中国已成为挪威北极甜虾的最大出口市场,出口额达2.58亿挪威克朗,同比增长630%,白鱼类海产对华出口同样表现亮眼,其中格陵兰比目鱼和红鱼增势尤为突出,今年前7个月出口额在所有挪威对华出口海产中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位,同比增长45%和82%。
“中国市场已成为挪威海产全球出口的增长引擎,它的地位重要性还在不断提升。”毕思明表示,中国市场正展现出极强的成长性和韧性,以三文鱼为例,虽然中国大西洋三文鱼消费规模已跃居亚洲第一,但中国大陆2024年人均消费量仅为0.09公斤,约3到4片刺身,远低于中国香港(人均2.19公斤)和新加坡(人均1.90公斤),意味着中国市场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增长潜力巨大。
“我们十分看好中国市场,明年将增加70%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预算,主要聚焦消费者端,特别是加大对数字化和销售渠道的投入,随着电商、新零售等渠道的拓展,以及消费群体的持续壮大,相信挪威海产将在中国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通讯员 闫锦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