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乌克兰最高拉达批准成立新内阁 特朗普被确诊患有静脉疾病 波兰召回驻匈大使两国外交关系降级 特朗普转口风:无意炒掉美联储主席 插手叙南部冲突  以色列意图何在?
第10版:国际新闻 2025-07-18

插手叙南部冲突 以色列意图何在?

中方在安理会紧急公开会上谴责以方侵犯叙主权

德鲁兹人聚集在戈兰高地缓冲区附近 新华社 发

以色列连续多日打击叙利亚政权在苏韦达省和德拉省的军事目标,并在16日空袭叙首都大马士革,引发外界对以叙局势继续升级的担忧。

本月早些时候,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德鲁兹武装派别同贝都因部落的一场纠纷升级。介入叙南部冲突,以色列究竟想要从中获得什么?这起事件暴露了叙利亚新政权怎样的困境?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7日在安理会叙利亚问题紧急公开会上发言,谴责以色列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

耿爽说,以色列近日对苏韦达、德拉、大马士革等地多次发动空袭,甚至对叙关键“政府部门”实施军事打击。以方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侵犯叙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也给叙和平稳定和政治过渡带来新的复杂因素,中方予以明确谴责。中方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尽快从叙领土撤出。

以色列意在别处

14日,叙国防与内政部门以化解冲突、保护平民的名义派遣武装人员前往苏韦达,并与一些德鲁兹武装派别发生巷战。与此同时,以色列的德鲁兹人也通过涌入戈兰高地,驾车或步行强行越过边境进入叙利亚等方式,表示对在叙利亚的德鲁兹人的支持。

德鲁兹人仅占叙利亚人口的3%,他们与以色列德鲁兹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打着“保护德鲁兹人”的旗号,打击叙政权在苏韦达省和德拉省的军事目标,以及包括叙“总统府”附近地区和叙“总参谋部”大楼在内的大马士革多处重要目标。

不过,据新华社报道,叙内政部门16日与苏韦达省地方代表达成停火协议。按照协议,叙利亚国防部门武装力量从16日晚间开始从苏韦达市撤出。截至当地时间17日,叙国防部门武装力量完全撤离。但有消息称,以军方仍继续袭击大马士革。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利莘指出,以色列介入叙南部冲突,通过打“保护少数族裔”的大旗,将叙政权在苏韦达的行动类比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的突袭,有着拉拢国内德鲁兹人等少数族裔,和间接回应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种族灭绝”等指控之意。

与此同时,以色列此举也再次对叙利亚示强。此前,以色列一再要求叙南部苏韦达、德拉和库奈特拉三省实现“彻底非军事化”,禁止叙政权武装力量进入南部戈兰高地。

叙政权困境凸显

但在建立仅半年有余、尚在试图巩固地位的叙利亚新政权看来,以色列的举动是不可接受的。

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17日说,苏韦达当地的安全责任已移交给宗教领袖和地方派别,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国家陷入新的大规模战争。他指责以色列不遗余力地使用各种手段在叙利亚制造冲突和争端,试图将叙利亚拖入战争并分裂叙利亚。

王利莘指出,以色列的介入表明,叙政权在钱、权、名这三方面都面临困境。

首先,多年内战导致叙利亚在重建资金上捉襟见肘。虽然海湾国家有所投入,但也不足以支撑耗资巨大的重建任务。

其次,在巩固统治地位方面,叙新政权也面临挑战。在南部一直面临包括阿拉维派等反对势力的压力,国内少数族裔和其他教派对新政权也缺乏信任。

最后,受美以分歧制约,叙利亚新政权的“名分”也很难得到保证。“尽管美国已经转变对叙的政策,但不可能不重视以色列的态度。”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在沙特会见了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这本有助于沙拉对内集中权力、对外争取国际支持。“但叙利亚新政权‘一统天下’真的符合以色列的期望吗?”王利莘表示,倘若叙政权能尽快稳定下来并约束极端恐怖势力,对美国在中东军事基地的安全以及减少反恐投入是有利的。但对以色列而言,或许一个分治的叙利亚是不错的选择。她强调,支持德鲁兹、库尔德等少数族裔,以此制衡叙新政权,正是以色列对叙利亚的长期政策。

升级可能性不大

据新华社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17日称,以军将继续行动,确保该地区“非军事化”和保护德鲁兹人群体。

不过,王利莘认为,局势继续升级的可能性并不高。一方面,基于对复仇能力的考虑,叙利亚对以色列虽有谴责,但未誓言报复。

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也面临亟待处理的国内外麻烦。以色列极右翼政党沙斯党16日决定退出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执政联盟。有分析指出,如果沙斯党和其他小党最终确认退出,执政联盟席位将降到不足半数,面临垮台风险。美国方面也表态不支持以色列在叙利亚的行动。

但要让以色列就此收手恐怕也并不现实。王利莘表示,从短期来看,叙利亚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相对困难。基于历史因素和戈兰高地的现实领土矛盾等诸多因素,以色列很难解除对叙利亚的高度戒备,“这同谁来执掌叙利亚无关”。

此外,以色列德鲁兹人的声音也十分关键。尽管是少数族裔,但德鲁兹人出身的以色列高级军官和政客并不算少,在军政界有一定的“能量”。对于叙利亚政权来说,未来如果无法处理好与境内约100万德鲁兹人关系,也将严重影响叙以关系。

本报记者 齐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