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留住崇明土布 乘风破浪  春华秋实 艺术“胖胖鸟”十月飞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学习读本5种民族文字版发行 用全新的方式  讲好上海故事 本报夏令热线开通10天 共受理市民诉求37.6万件 一台冰柜 无声接力 FTC起航:Y人来袭C位是你
第1版:一版要闻 2025-07-18

一台冰柜 无声接力

姜燕

凡人微光,能点亮一座城。

法华镇路上一台贴着“外卖员自取,免费”字样的冰柜,被太阳烤得外壳发烫,却天天送出贴心的清凉。它“违规”摆在人行道上,却没被拖走,反而像路灯一样被留了下来。

留下它的,不只是“东北大板”品牌方倡议的爱心服务,也不只是店主树阿姨自掏腰包,每天三四箱补货,更不只是城管的一句“不让摆就太不讲人性”,而是这三个角色、三种身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了一次无声的接力:品牌赠货、小店让利、城管护航。他们把各自的“本职”悄悄向外延伸了一厘米:规则让出一厘米,生意让出一厘米,品牌让出一厘米,拼出的恰是火热的城市里最需要的凉意。

留下它的,不是宏大叙事,而是三束凡人微光恰好汇在了一起。那光不耀眼,却照见了奔忙者的疲惫,也照见了城市最柔软的底色。他们的微光也引发了更多的光亮,邻居老人、冷库老板……光亮逐渐聚集、扩散,外卖小哥的善良和礼貌也被更多的人看见。

骑手们取走的也不仅是一根冰棍,更是一张“被看见”的凭证:有人在意他们的奔忙。高温还会继续,但冰柜里不断补满的冷饮提醒我们:城市治理的终点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和谐共生。这源于无数普通人点亮的那一缕微光,递出的那一口清凉。

相关报道见第3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