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让南来北往的行路人读懂“笔柄千秋唤救亡” 龙美术馆打造沉浸式“红色美学课堂” 让法条“活起来”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5-07-15
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参观

龙美术馆打造沉浸式“红色美学课堂”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56组主题性美术作品汇聚成龙美术馆(西岸馆)近日启幕的“革命的时代:新中国主题美术创作特展”,循着这些主题性美术作品,回望红色“革命的时代”。龙美术馆开得先例,将这场展览向全国中学生、小学生免费开放,鼓励新一代孩子们到美术馆回望中国革命先烈的风采。

展览选取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的主题性创作150余件,有油画、中国画、版画、素描、雕塑、宣传画、年画等,其中绝大多数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如靳尚谊《毛主席视察上钢三厂》、陈衍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见图)、全山石《中华儿女——八女投江》、赵延年《鲁迅先生》等等。

展览按照时间编年顺序布展,首先亮相的“领袖与革命”中,以1949年之前的毛泽东形象和事迹的创作为主,包括表现毛泽东所领导的共产党革命历史的主题创作,以及表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在保家卫国的历程中,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进而走向胜利的历史过程创作;顺着展线,“延安精神”这一板块以版画为主,以20世纪30年代为开端,表现了自“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解放区版画创作在时代中的作为;最末的“时代步伐”板块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主题创作特色,各种政治运动此起彼伏,随运动而开展的主题创作不仅反映了运动的内容,而且在高扬的主题中表现出了主题创作服务于时代的特色。

龙美术馆馆长王薇透露,新中国主题美术创作是她个人最重要的收藏体系之一。她从2003年收藏了第一件张洪祥的《艰苦岁月》后,迄今收藏了近三百件此类题材作品。她认为这些代表中国现代历史的艺术品,应该由中国人来收藏。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我们从中能看到这些艺术家怎样和我们的民族一起,经历了那么多苦难,那么多奋斗,把英雄主义用艺术的样式再一次展现给大家。”他认为,不要把主题画完全等同于历史教科书,它是艺术家的再创造、再想象,而这种再创造、再想象的根源,就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时代精神。

展览举办到11月2日,全国中小学生凭有效学生证可以免费参观,是不容错过的“红色教育”主题展览。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