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
养老院里来了群“小老师” 美味捞汁、生腌,你敢尝试吗? “抱着冬瓜睡觉”,真能解暑吗? 藏区高原荒滩种上万亩藜麦
第6版:综合新闻 2025-07-11
上海科技助力萨迦县用“中国种”种“中国粮”

藏区高原荒滩种上万亩藜麦

再过两三个月,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扯休乡的1万亩藜麦就将进入成熟期,放眼望去,麦田里是火红的、金黄的、紫红的麦穗,宛如一幅油画。

撂荒土地成为试验田

萨迦县是上海对口帮扶的日喀则五县之一。萨迦原本不产藜麦,这事还要从头说起。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具有耐旱、耐寒、耐盐性,最适合的生长高度是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地区。藜麦具有高蛋白、低糖的特点,近年来成为热门的健康食品。

2022年11月,上海援藏萨迦小组拜访了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并听取了其对藜麦项目的介绍。经援藏小组和专家团队综合研判,认为萨迦县扯休乡与藜麦原产地玻利维亚的环境接近,具备种植藜麦的基础条件。萨迦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上海援藏萨迦小组总领队沈佳梁说,藜麦能够在戈壁荒滩等边际土地上种植,不与青稞争地,相当于增加了可利用的耕地面积。

2023年4月,中科院种植团队实地踏勘,初步选择扯休乡撂荒土地2500亩作为藜麦试种基地。5月,藜麦项目正式启动。

2023年,扯休乡种植高原藜麦约2500亩,平均产量约400斤/亩。按藜麦田间收购价10元/斤计算,在未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下实现项目经济价值1000万元,为当地农牧民直接增收约210万元。2024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并进一步优化种植品种和种植方法,实现综合经济价值超过4500万元。

深度开发藜麦产品

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去年中藜高科(萨迦)科技有限公司还将藜麦进行精深加工,开发出青稞藜麦米粉、白藜麦米、三色藜麦蝴蝶面、各类藜麦面点等产品。

今年,萨迦县藜麦种植项目大田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并且选择种植2024年表现最好的5个藜麦品种,优化了灌溉时间,用上了藜麦专用播种机械,产量预计比2024年更高。这个项目全年有望为所在的3个乡863户农牧民通过土地流转费增收约450万元、劳务用工收入约100万元、农机租赁费用240万元。

另外,今年徐汇区援建的藜麦产业标准化厂房园区将投入使用,进一步延伸藜麦加工产业链条,提升项目带动增收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萨迦藜麦项目不与青稞等主粮‘抢土地’,初步实现了在‘中国地’用‘中国种’种‘中国粮’的目标。”沈佳梁说,“下一步,将积极探索藜麦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结合,为藜麦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科研步伐紧紧跟上

除了产业帮扶,萨迦县藜麦良种繁育成果也同样出彩。藜麦实验田扩大种植面积到200亩,种植藜麦品系533个,其中杂交高代品系108个。随着萨迦试验田连续3年的种植,样本数据进一步收集完善,进一步充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资源库,为提升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服务粮食安全国家战略。

今年5月,中科院院士韩斌的院士工作站在日喀则挂牌,这是目前西藏自治区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站。工作站将立足日喀则高原农业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围绕品种改良、绿色种植、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本报记者 鲁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