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书法) 神奇朋友圈 残奥冠军“触电” 带电的沉默 万物可糟,八仙方醉 风还会回来吗 初入高知
第13版:夜光杯 2025-07-10

残奥冠军“触电”

吉建富

想起蝉联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侯斌拍电影的往事。1999年,《我认识的鬼子兵》的副导演陈励参加影片《人见人爱》的拍摄,剧中有位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他想到侯斌,即向导演鲁晓威(曾导演《渴望》)推荐。鲁导听说过这位1975年出生的残奥会跳高冠军,在京见了侯斌一面后,当场拍板定下了他的角色。

我在《人见人爱》剧组探班,瞧见一米八的侯斌,拍纵身越过一堵墙的精彩瞬间,发现他左腿是假肢。在候场间隙,侯斌告诉我,他9岁那年被火车轧断左腿,后来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训练,终于成为跳高运动员,单腿能跳过1.92米!剧中有场戏要拍侯斌从地铁站自动扶梯摔下的镜头,他把无线话筒发射器藏在腰间,径直走向自动扶梯。导演一声令下,侯斌旋即摔滚下去,发射器掉落,他赶紧将它藏回原处,竟然没听见导演喊停,仍继续表演。这组镜头被央视电影频道记者抓拍了下来,他们说:“这段花絮好精彩。”那年21岁的薛佳凝与侯斌演对手戏,影片结尾有个接吻镜头,侯斌搓着手,傻笑。羞于这场“吻戏”的薛佳凝示意我向导演说说,可否不拍。正巧导演走过来,薛直接提出,导演给两字“不行!”转而笑言,片中你俩作为居委会的搭档,从陌生到熟悉,从对头到相恋,这个吻,就是把戏推向高潮,怎么能没呢?几天后,这场“吻戏”在黄浦江边拍摄,导演告诉侯斌和薛佳凝,摄影机只拍你们的后脑勺,你们可以不用嘴贴嘴,明白了吗?两位年轻人腼腆地笑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