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
在日本四国岛的南部,有一个高知县,高知县的县府(行政上相当于中国的省会)在高知市。这次有机会,从海路进入了高知市。
四国岛共有四个县,1991年即在岛内的香川县逗留了五天,后来又在松山市的国立爱媛大学任教了三个月,也曾去德岛县的县府德岛市游历过。这次在高知市的短暂逗留,只是纯然的蜻蜓点水,但四国的各个县,也算是走遍了。
也是拜天朗气清的好天气所赐吧,初次来到,立即就喜欢上了这座只有三十五万人口的港口城市。喜欢的理由,第一是有一座巍然耸立的高知城,可以登高望远,追寻一点昔时高知的旧迹;第二是市内行驶着四条有轨电车,车厢有橘红、鲜黄、浅蓝、深绿,还画上了五彩斑斓的图案,在宽阔的大街中央,正儿八经地辟出了两条铁轨,电车驶来,有轻轻的隆隆声,令我回想起将近六十年前在浙江路桥上驶过的墨绿色的有轨电车,我一时竟然涌上了一点兴奋;第三,是市中心有一个弘仁市场,形成了一条东西走向的长约一公里的有玻璃顶棚的商业街,市内的主要商店大多云集于此,南边还有一家大丸百货,那天恰好是周日,一扫小城市商业街的清冷,满是年轻人富有活力的身影,觉得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这里差不多都俱全了。
高知市,在近代以前,被称为城下町,即由当地的藩主或大名建造一座主要供自己和家人及侍从居住的城(类似欧洲的城堡,但规模大一些),然后在这座城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民众集聚的市镇。现存的高知城的建造,始于最初建立了土佐藩(领域大致相当于现在高知县)的武将山内一丰。在一片不算很广阔的高知平原的中央,有一座山丘,曰大高坂山,海拔只有45米,大概是上海南郊佘山的一半高度,山内山冈上建造了高知城(初名河中山城),中间的核心圈,日文称为本丸,向外,有二丸或三丸,大抵都有巨大的石块垒筑起来的城墙,有些城,城外建有城壕,比如大阪城和松本城等,很多则没有,高知城所在的大高坂山的南边和北边,分别有镜川和江口川两条河,就权当城壕了。城中最核心的建筑,当然是三层六楼的天守阁了,整个建筑内,有详细的展示,可谓是一个博物馆。沿着有点陡峭的木楼梯,我一直登到了最高层,此时可四面俯瞰由平缓的郁郁苍苍的山峦环抱的整个高知市,蓝天白云之下,未见一座破坏山脊线的摩天大厦,这更加深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喜欢。初建的高知城,毁于1727年的一场大火,现存的建筑,是1753年重建的,是18世纪中期前本丸(包括天守阁和御殿)所有的建筑完整留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城。以城为中心,周围已辟建了一座广大的公园。这里极少有外国游客。
从高知城下来,东面即是商业街,吃食店中,最出名的食物,就是用稻草烘烤过的鲣鱼,这里是鲣鱼的盛产地,鲣鱼在日本除了制作熬制海鲜汤的鲣鱼花之外,最美味的吃法,就是用传统的干稻草烘烤至两成熟,然后切成大片,撒上葱花,蘸当地的名产柚子醋,佐以当地用四万十川甘冽的清流酿制的清酒,也可陶醉上半日。
迄今仍行驶于市区的有轨电车,竟然是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始于1904年,有伊野线、后免线、站前线等线路,行驶里程共有25.3公里,也是目前日本各城市中最长的。在私家车早已普及、市内公共交通普遍萎缩的今天,这些电车给市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是市内一道悦人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