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野健(右)指挥“生命礼赞”音乐会
扫码看“生命礼赞”音乐会现场
昨晚,73岁日裔美籍指挥家长野健执棒德国汉堡国家爱乐乐团,携手钢琴家拉法乌·布莱哈奇,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奉上一场名为“生命礼赞”的音乐会。这是长野健卸任汉堡国家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及汉堡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前的“告别巡演”。2026年9月,他将接任西班牙国家交响乐团及合唱团音乐艺术总监,开始崭新旅程。
长野健生于美国加州,成长在一个很小的渔村,村里几乎都是移民。他说:“我们之间互相熟悉也互相影响。”迄今为止,长野健在柏林、慕尼黑、汉堡的乐团都任职过,虽然都是德国乐团,但它们的个性完全不同,他说:“我觉得这种多元性是德国文化最迷人的地方。通过融合和交流,才能丰富当今和以后的音乐生活。”
当晚的曲目安排独具匠心,开篇是现代作曲家约尔格·威德曼的《充满活力的》,之后是莫扎特《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在《充满活力的》中,作曲家片段式展现了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影响最深远的部分。尽管威德曼觉得这部作品应当带着“疯癫和愤怒”来演奏,但长野健则倾向于带着热火和光辉的能量来演奏。他说:“我希望观众在听完《充满活力的》之后再来回味熟悉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威德曼的作曲意图。”
有人说长野健打造了一种特别的“汉堡之声”,他直言:“如果哪个指挥说自己就能塑造乐团声音,那太傲慢了。”指挥和乐团的磨合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合力追求统一的音色、调性和整体感,“汉堡之声”会在表演中自然成型。在汉堡国家爱乐乐团,尽管德国乐手占多数,但依然有来自17个国家的乐手。他说:“一个交响乐团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唯有合作,追求共同的目标。”而他希望这场演出能让乐迷听到汉堡的历史传统,也能听到未来的呼唤。
时隔10年再度来到上海,他说:“汉堡和上海很像,它们都是港口城市,充满了生机,是通向国际世界的一扇窗。纵观历史,汉堡跟上海一样,总是看向未来。”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不仅是因为音乐厅绝佳的声学效果,还有那份市民观众自然融入的氛围感。“音乐厅并不只是听音乐会的场所,而是社会人群聚集、相见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音乐厅总是建在城市的中心。”在他看来,音乐厅内的社交功能强化了其社会特性,“音乐厅是一座城市生命力的标志。”
本届MISA以环保为主题,长野健十分欣赏,作为一个在自然中长大的加州人,他从小就被这山与海交汇的环境浸润,无论是在指挥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还是莫扎特的布拉格交响曲,他都会带入童年成长经历:“这使得我能更深入地想象作曲家在音乐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