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解敏)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探索网上立法联系点建设,让民意收集更高效畅通。“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昨天正式发布。
“没想到我在线上提交的关于优化《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的建议,这么快就被采纳了!”杨磊举着手机,在“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上反复确认这条喜讯。
作为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南梅园居民区信息采集点的一名采集员,两个月前,杨磊参与了“直通车”小程序试运行期间的线上立法征询。她对《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第二十一条提出了建议,希望增加“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应当征求相关领域专业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等相关内容。不久,这条建议就搭乘“直通车”驶向了专业立法机关并被纳入《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相关细则的修订中。
杨磊十分感慨:“我先前也多次参与基层立法征询工作,如今开放了线上小程序平台,动动手指就能提建议,真方便!”
普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谈上伟介绍,今年以来,普陀区人大“先行先试”支持曹杨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在原来线下立法联系点工作基础上,构建线上立法征集与执法监督全链数字化闭环,实现立法民意常态化征集。
“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通过设置身份标签和兴趣标签,结合大数据,实现相关立法征询、政策解读和调研活动的个性化精准推送。通过“我要约代表”功能模块,用户可以与预约代表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参与立法征询可获得相应积分,用于兑换社区食堂餐券、文化活动体验券等实用福利。
平台还横向联动人大代表、律师事务所、行业协会等20多家单位,组建“云端智囊团”,为群众意见提供专业论证。后台更设计有“数据驾驶舱”,实时显示参与人次、提交人次、意见总数等,以数据分析实现辅助决策。
24小时“不打烊”的立法参与方式有效打破了时空壁垒,灵光一现的“金点子”,都能在“直通车”一键直达。“平台试运行以来,已开展2部法规草案的线上立法征询,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其中,已有155条高质量建议上报市人大,12条被直接纳入《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修订中。”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许春辉介绍道。
据悉,自2020年挂牌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深耕线下阵地建设。5年来,已在全区建立了50多个线下立法信息采集点,已参与103部法律法规草案(法律7部、地方性法规96部)的立法征询,提出意见和建议2793条,被采纳365条,群众智慧在城市规划、城市更新、“一老一小”、无障碍环境打造等城区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