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天上人家木梨硔 一日两梦 万物皆艺术 奇葩毕业照 这里,是巴黎 “汪曾祺先生”见过施蛰存吗?
第13版:夜光杯 2025-06-23

这里,是巴黎

黄峪

电影《北非谍影》有这样一个堪称经典的结尾:Rick送爱人Ilsa登机,两人不知何日再见,也许一别终生。Rick说:We will always have Paris。我们总还会有巴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旅居巴黎的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里也这样写道:如果你有幸在年轻的时候在巴黎住过,此生往后无论你去到哪里,巴黎都会和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造访巴黎,也曾领着不同的朋友同事游览。此次故地重游,迅速从旅人身份,变为数日巴黎人。这次特意选择住在文艺气息浓厚的巴黎老区玛黑区(Les Marais)。

做一日巴黎人,就是要吃好喝好玩好。与一位在读博士的小学妹在左岸散步,旧书摊前拍照被老书商制止,用法语聊开之后老先生居然和我们说他的教女就是中国人,还热情地帮忙拍照。我们在塞纳河旁席地而坐,喝着花果芬芳的粉红酒(Rosé)谈天说地,向不时经过的游船上的旅客回以热情的招手。微醺中去看毕加索博物馆和雨果故居,以咖啡打发午后时光,去莎士比亚书店买了好些书籍纪念品,付款时居然和年轻的法国女店员说上了汉语——她说:我去上海学的普通话!黄昏时分在巴黎十三区的“中国城”与老同学吃了一个比在越南当地还要地道的越南牛肉粉,老同学告诫我说明天是欧洲冠军联赛决赛,若是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估计得闹起来呢,小心安全。

果然次日午后街上便有不少身穿深蓝色球服的球迷开始闹腾。我本打算在圣米歇尔大街转转,巴黎圣母院前再走走便回旅馆,却在圣母院前偶遇一对可爱的河南夫妇,跟着他们参加了塞纳河夜游。在埃菲尔铁塔下登船,夜晚九点的天空仍然明亮,检票的小姑娘看了一下手机,忽然高兴地对我们说:巴黎赢啦!然后也没有看我们的票,就欢天喜地让我们上船了。一路游船风景固然美丽,但赢得欧冠的巴黎全城欢腾的景象更为动人。两岸和河上也不知谁是游客谁是本地人,大家一起欢呼,阳台上、游船上、岸边、路上,笑声歌声酝酿出一个最美的初夏之夜。回程时,我们一看铁塔,居然变成了红白蓝三色,中间一行滚动字样:Allez Paris(巴黎加油),Champion(冠军),Magique(神奇)。下船走上战神广场,发现似乎全巴黎的球迷都在路上,汽车、摩托、步行,笑着、喊着、喝着、闹着。我们逆流而上,去坐地铁六号线,才发现离开此站方向的站台上似乎都是夜深疲累的旅客,而对面站台上则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欢庆球迷。后来才知道,在通往王子公园球场的圣克鲁门站,巴黎大众运输公司连夜决定将原本的站名更换为大巴黎的口号:“Ici,c’est Paris(这里是巴黎)”。

次日,在戴高乐机场准备登机。候机楼装潢有Art Deco风格,国际象棋桌并列,大钢琴悠然窗边,绿植围绕沙发。一群地勤人员围聚在玻璃窗前,惊喜发现昨晚夺冠的球员们坐大巴来到机场,大巴上写着:欧洲冠军(European Champions)。他们拍着玻璃笑着叫道:带我们走吧!一个貌似管理人员的大叔也来凑热闹叫了两声,然后温和地说:好了还是上班吧!我拍照传给友人,对方问我是否在VIP候机室,我正回答非也,转眼便见两位身穿制服的地勤人员走过来,一位坐在钢琴前,和同事介绍一首首乐曲,情谊动人。三口之家走过来,一位五六岁样子的小女孩表示想弹,于是便坐下弹奏两曲。她的妈妈一旁录像,曲终我们一起鼓掌。虽然飞机晚点了快一个小时,但大家似乎也没有怨言,因为这里有音乐,有人情。这里,是巴黎。乱中有序,至真至美。至少,我们还有巴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