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图书馆的图书阅览室有一幅鲁少飞的《文坛茶话图》,画的是20世纪30年代想象中的作家聚会的场景:文坛名家围坐长桌前,品茗畅谈,其中处于前排左侧中心的是手不释卷的叶灵凤。《文坛茶话图》刊于他参与编辑的《六艺》杂志。今年正值叶灵凤诞辰120周年、逝世50周年,上海市作家协会、巴金故居、巴金图书馆日前举办展览、座谈会、讲座等一系列活动,纪念作家、报人、藏书家叶灵凤。叶氏后人将叶灵凤收藏的藏书票捐赠给上海文学馆。
叶灵凤(1905—1975)原名叶蕴璞,出生于南京。曾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加入“创造社”,参与、主编多种文学刊物和报纸副刊。此次在巴金图书馆开幕的叶灵凤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分为“上海记忆”“藏书票之爱”两大部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展现叶灵凤的上海情缘和对藏书票的喜爱。
这批藏书票少部分为机构藏书票,如香港工程师及造船师学会图书馆,岭南大学图书馆。从票主身份上看,有些是文人、小说家、翻译家、文艺批评家,如作家施蛰存;也有收藏家,如英国伦敦古书商Andrew Block等。从这批藏书票中,还发现一位票主为1931年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的画家、新中国美术奠基人之一的蔡若虹,这是目前所发现中国艺术家使用藏书票的罕见早期实例之一。
本次叶灵凤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是国内首次举办的叶灵凤纪念展,也是首次展示叶灵凤收藏的藏书票的特色展。当年叶灵凤的藏书票,有巴金先生的亲眼见证,如今这场“回归上海”的叶灵凤藏书票“小小展览会”,也在巴金图书馆与巴金先生的精神实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见证与对话。巴金故居、巴金图书馆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出版人阿罡将这批藏书票和相关资料整理、编印成图录,并精选叶灵凤珍藏的藏书票中的十张,由巴金图书馆印制成《藏书票之爱》纪念册。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