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招用高校毕业生等可享补助 罗氏将在沪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树立国际粒子放疗“中国标杆” 毕生躬耕文字考释  两桩遗愿留后人
第6版:科教卫新闻 2025-05-09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十年精耕重离子技术前沿领域

树立国际粒子放疗“中国标杆”

昨天,顾老伯如约返回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出院后的第11次规律随访复查。现年70岁的顾老伯于2013年确诊高危局限期前列腺癌,2014年入组医院的粒子放疗临床试验,接受重离子放疗。“整个治疗过程很顺利,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没有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顾老伯说。

2025年5月8日,国内首家同时拥有质子和重离子两种放疗技术的医疗机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顺利运营十年。十年来,医院始终践行运用尖端放疗技术造福肿瘤患者的初心使命,坚定服务国家战略、融入上海发展大局,精耕重离子技术前沿领域,在曾经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的粒子放疗“新赛道”实现“换道超车”,以十年高质量发展的瞩目答卷在国际粒子放疗领域树立“中国标杆”。

从“稀缺资源”到“可及可享”

得益于临床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提效,医院现单台粒子设备年治疗量从开业首年200余例,扩容到目前连续四年稳超1000例/年以上,是全球首个年治疗量超过千例的质子重离子中心。截至昨天,医院累计质子重离子治疗出院患者8039例,年平均增长率达17.5%,患者单次治疗时间较开业首年缩短18%,采用单纯重离子或重离子联合质子放疗的患者占比达76%。

全部患者中,脑部及头颈部肿瘤4147例(包括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咽喉及颈部肿瘤、鼻腔及鼻窦肿瘤等)、胸部肿瘤1361例(包括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胸腺肿瘤等)、腹盆腔及其他部位肿瘤2531例(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肝癌、盆腔及四肢肿瘤等)。质子重离子放疗更具优势、患者诊疗需求更集中的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等重点病种患者数占总数的75%,其中,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肺癌的质子重离子放疗患者数均已超过一千例。

医院还紧盯社会关注的健康难题及患者诉求,成功开展湿性眼底黄斑变性等非肿瘤性疾病的粒子放疗,并成为“沪惠保”及各保险公司肿瘤粒子放疗的定点医院,现已协助近800位“沪惠保”参保患者累计获赔1亿余元,商保患者占医院患者总数的40%。

从“舶来方案”到“输出技术”

医院运营之初,临床团队曾尝试照搬国际同行的治疗经验,经过生物学效应回溯分析和大量临床研究后,逐步消化吸收、创新性建立制定了适合中国肿瘤患者的“本土化”粒子诊疗方案。目前医院粒子放疗临床标准规范(SOP)已更新优化至66项(第十四版),可收治病种从临床试验阶段的7种扩展至50余种,基本覆盖国内常见恶性肿瘤。

医院对每一位患者开展粒子放疗后随访追踪,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达69.5%,与美国癌症协会《2025年癌症统计报告》美国所有癌症5年生存率(69%)持平。根据医院发布的国际首份《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十周年生存报告》,医院粒子放疗在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控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医院运营初期从国外引进多位外籍知名放疗医师、首席物理师、信息技术及科研专家,与医院已有的国内资深专家共同组建了粒子放疗临床和物理“梦之队”,确保尽快消化用好粒子放疗技术,充分保证粒子设备质控管理及临床治疗安全。为加快“本土化”粒子核心人才培养,医院依托复旦大学招录培养了11批共97名放射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填补医学物理师人才“体系化”空白。

为持续巩固、加强上海在粒子放疗领域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医院的二期项目将新建近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医疗综合楼,并配置质子设备1套、重离子设备1套。二期项目建成后,医院有望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粒子临床治疗中心,将有力支撑促进医院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