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兼CEO夏立雪 受访者供图
这家公司很年轻,连同着团队,也很年轻。团队平均年龄32岁,若再带上实习生,这个数字降到了28。“我们想让算力成为标准化、高转化率的‘拎包入住’基础设施。”夏立雪这样描述自己的愿景,“让算力像水电煤一样流入到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两年时间成为闪亮新星
白昼渐长。和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兼CEO夏立雪约的采访时间,是傍晚6时。
这几天,夏立雪特别忙,也只有在晚饭时间段,能排得出“档期”。天还很亮,模速空间里,年轻人把键盘敲得噼啪响。工位上,隐约传出饭菜和咖啡混合的味道。
无问芯穹的展板上,2周年的大字样引人注目——就在昨天,无问芯穹迎来了自己的两周岁生日。展板上各式各样或搞怪、或飒爽的团队照片,透露着蓬勃朝气;而“释放无穹算力 让AGI触手可及”的标语,喊出了大家的心声与目标。
无问芯穹,创始团队基本来自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当然,这个名字一听,就“很清华”——1924年清华大学国学部教授汪鸾翔写就的清华校歌,当中便有这么一句,“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我们本来想叫‘无问星穹’,意思是,别去管智慧的边界在哪里,尽管探索便是。后来,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把‘星’改成了‘芯’。”夏立雪说。
2023年8月,借助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在西岸设有分会场的溢出效应,上海、徐汇市区两级联动,将一片紧邻黄浦江最好的办公场域,留给人才、留给开发者,这便是模速空间。
与模速空间揭牌的同一天,夏立雪带着6名团队成员挤进模速空间A区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格子间,“我们看到了上海在AI产业上的坚定投入。对我们来说,模速空间有我们的上下游企业,聚集了一批客户。”
两年过去了,无问芯穹估值飞速增长,成长为准独角兽企业,也成为了模速空间“北斗七星”矩阵中一颗闪亮的新星,更参与建设国内首个“算力生态超市”——模速空间算力生态平台,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要素赋能者。夏立雪曾任阿里云用户增长产品技术负责人,负责过阿里云大语言模型的压缩加速、生成式AI模型芯片等战略项目。他说,那会儿,做的事更像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而自己创业,要考虑的可就太多了,除了技术外,还有市场、商务……
赋能多地算力平台
夏立雪观察到,高速发展的大模型时代,是存在“优质算力焦虑”的。
“有的公司无法找到符合业务需求的算力;有的公司找到了算力,但面对这些裸金属疙瘩,又不会用。”他如是解释,不想让行业因为算力而坐以待毙,无问芯穹“罕见”地切入了算力赛道。
夏立雪打比方说,无问芯穹提供的是一个工具链,包含了对所用模型和所用硬件进行了最极致的适配,相当于做了一个大模型算力领域的“淘宝”,就像是把模型和芯片组合成了一个套餐,客户可以自由地去组合、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套餐。
“我国当前特有的AI基础设施情况是多模型和多芯片,存在大量的异构算力,需要把它们变得能用,进而变得好用。”夏立雪解释,用了A卡的开发者,无法轻易迁移到B卡上展开工作,也难以同时使用A卡和B卡完成大模型的训练或推理。
这般“生态竖井”的存在,让“多芯片”和“大算力”之间无法画上等号。
可构建异构算力平台,需要攻破很多技术瓶颈。夏立雪坦言,异构情况下的确出现过相同数量的国产芯片加上英伟达芯片,训练表现不如单独英伟达芯片的情况。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上下游生态的共同努力,如今,部分不同芯片混合的算力利用率能达到97%以上,使用者几乎感觉不到算力异构的体验差异。
记者了解到,2岁的无问芯穹,在云端和终端同时实现了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种自主硬件上的高效协同部署运行,已服务全国20余省市的40余个异构算力集群,总的混合算力超过7000P。接入并高效运营10种以上异构算力,对这家年轻的公司而言,已是游刃有余。今年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无问芯穹还与模速空间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算力生态超市”——模速空间算力生态平台。现在,浙江、四川、北京等地的算力平台也有了无问芯穹的赋能。
国产芯片迎来正向循环
记者了解到,在海外,模型、系统、芯片三个关键因素已经形成闭环生态。困扰国产芯片的其中一个问题就在于,生态难形成合力。夏立雪表示,如今,国产芯片也有机会迎来自己的正向循环。“作为上下游衔接的角色,我们能将算法的最新变化反馈到硬件上。”他说,“许多芯片厂商愿意与我们主动对接与适配,是因为我们能帮助提出下一代芯片的迭代策略,也会给出具体建议。”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听取了无问芯穹的汇报。代表无问芯穹向总书记作汇报的夏立雪是“90后”,可还是略为“汗颜”地表示,自己比团队平均年龄长了两岁。
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在内的“年轻的事业”,往往处于科技探索和产业发展前沿,需要年轻人充分发挥独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探索、敢闯敢试。夏立雪说,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厉害,2023年,无问芯穹曾推出惊艳业界的推理加速方法FlashDecoding++,通过异步方法实现注意力计算的真正并行,而这个工作的第一作者,是位年仅24岁的实习生。“无问芯穹正持续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加入,设立了专门面对年轻人和实习生的奖项。”夏立雪说。回首两年来的成长,年轻的无问芯穹也更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成为大模型时代首选的算力运营商!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