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来沪旅游的外籍游客在南京路步行街逛街购物 杨建正 摄
昨天,在“2025上海民生访谈”中,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透露: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突破670万人次,同比激增84%,入境外国游客数量持续领跑全国;国际旅游收入达1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80%,创下历史新高。进入2025年,增长势头依旧强劲,仅一季度入境游客就突破170万人次,同比增长37%。
漫步外滩、南京路、新天地等城市地标,金发碧眼的游客与石库门里的烟火气相映成趣;迪士尼乐园里,欢声笑语中夹杂着多国语言——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上海入境旅游市场加速复苏的缩影。随着旅游旺季临近,“魔都”正张开双臂,迎接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
三重引擎强劲驱动
上海入境旅游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政策红利、服务升级与精准推广的协同发力。
■ 政策层面,国家不断释放的“免签红利”成为重要推力。过境免签停留时长延长至240小时,韩国、日本等主要客源国纳入免签范围后,“周五飞上海过周末”迅速成为韩国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外滩的万国建筑、新天地的石库门弄堂、迪士尼的梦幻城堡,纷纷登上外国游客的必打卡清单。
■ 服务提质方面,上海以“全场景覆盖”为目标,打造国际化旅游服务体系。推行“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托底”的多元支付模式,核心商圈、交通枢纽、星级酒店及景区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设立外籍游客一站式服务中心,多语种标识、智能导览等设施全面升级,让外国游客在沪旅行“行得畅、玩得顺”。
■ 宣传推广上,上海创新“全球对话”模式。“Meet in Shanghai”全球推介行动、《老外逛上海》系列融媒体作品,通过海外主流社交平台精准触达全球受众;精心设计的121条入境游精品线路,串联起豫园灯会、朱家角古镇等特色文旅资源,搭配“国际中转旅客免费半日游”服务,让“上海故事”走向世界。
三大维度持续发力
入境旅游不仅是拉动消费的强劲引擎,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上海天安千树的短视频在海外平台斩获超千万浏览量,苏州河两岸的璀璨夜景由此走红全球;南京路商圈在迎来大批东南亚与韩国游客后,旅游购物、餐饮消费上涨,部分商家外汇收入增长4至5倍。游客的自发分享与热情消费,让城市流量转化为持久的文化吸引力,形成“打卡—传播—引流”的良性循环。
对标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上海正从服务、产品、推广三大维度持续发力。
■ 服务优化 针对快速通关、离境退税等18项游客痛点,15家责任单位协同攻坚,以细节之处的“上海温度”提升游客体验。
■ 产品开发 深挖石库门建筑、非遗技艺、本帮美食等特色资源,推出“Citywalk深度游”“非遗手作体验”等主题线路,让游客深度触摸城市肌理。
■ 宣传推广 借力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地区办事处在沪落地的契机,联动国际组织与海外平台,以更国际化的叙事方式向世界讲述上海故事。
从百年外滩到新潮街巷,从传统非遗到现代艺术,上海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将历史底蕴与国际风范熔铸成独特的文旅魅力。这座城市不仅是入境游客的“打卡地”,更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第一窗口”——在这里,每一次相遇,都是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每一次驻足,都在书写双向奔赴的美好故事。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