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讣告 票务服务现“双标”损耗消费者信任 品牌重生莫成“引流游戏”
第7版:帮侬忙 2025-05-07
灾害天气触发不可抗力条款,退票申请竟因“超时”驳回

票务服务现“双标”损耗消费者信任

猫眼平台上的“购票特别提示” 受访者供图

近日,上海市民洪女士向“新民帮侬忙”栏目求助,她在猫眼平台购买演唱会门票后,因恶劣天气无法前往,多次联系客服退票却遭重重阻碍,申诉一个多月仍无结果。

高铁停运无法成行

洪女士是歌手光良的忠实粉丝,今年3月10日,她花费776元,在猫眼平台购买两张“光良‘不会分离·今晚我不孤单’巡回演唱会苏州站”演唱会门票。演出定于4月12日晚7时在苏州举行,洪女士早早订好往返高铁票,满心期待着这场与偶像的“约会”。没想到演唱会当天,华东地区发布大风警报。当天下午2时许,洪女士的手机收到高铁停运的消息。“之前买好的来回高铁票,一下子只好改签,可所有票都显示‘售罄’,根本无法按时赶到苏州。”洪女士第一时间联系猫眼平台,希望能按照平台《购票须知》的规定申请退票退款。

自用电话客服不接?

下午3时,洪女士开始拨打猫眼客服热线,但无人接听,整整两个半小时,洪女士连打12通电话,都是如此。无奈之下,她借用朋友的手机再次拨打客服热线,却“一打就通”。这一变化让洪女士不禁生疑:“难道平台有所识别,故意不接我的电话?”

好不容易接通电话后,洪女士赶忙向客服人员说明情况,由于天气原因导致高铁停运,她无法顺利抵达演唱会现场,要求按照《购票须知》办理退票退款。但客服人员却以“无法核实身份”为由,要求洪女士必须使用订票时的手机号码来拨打客服热线,才能够查询到订单信息。

这一要求让洪女士陷入“死循环”——用自己的手机号打不通,用朋友的手机号打通了却无法办理业务。尽管心中满是疑惑和不满,洪女士还是再次改用朋友的手机拨打客服热线,这一次,电话依旧“秒接”。此时,洪女士心中的疑虑更重了:“平台早就辨识出我的号码,是不是因为当天客诉太多,所以故意不接我的电话?”

苦等多日仍无结果

经过再三交涉,平台方面终于答复会发送短信,洪女士需按短信内容办理退票。洪女士向记者展示所收到的短信截图,短信中包含“退票申请链接”。这条短信直到晚上6时37分才发送过来。洪女士赶紧点击链接,按照要求提供高铁停运的官方证明。她在铁路局官方网站上查找公告,进行截图、上传等操作,全部完成时,已是晚上7时多。此时,洪女士又收到猫眼平台来电,表示退票申请时间是演唱会开始后,所以拒绝退款。

这一答复让洪女士难以接受。此后,她多次向平台发起投诉,但近一个月过去了,始终未得到回应。她向记者出示猫眼平台《购票须知》中的“特别提示”条款,其中明确写着:“因市场变化、不可抗力等客观情形以及演出票随订随售的性质,可能会出现演出变化、取消或正式出票时票品库存不足等情况,该等情形下猫眼客服会及时与客户联系并尽快退款。”

记者介入平台退款

接到洪女士的求助后,记者联系猫眼客服热线了解,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会有专人回复此事。不久,平台公关部人员回应,从系统收到相关凭证的时间节点来看,洪女士确实存在“延时”申请退票,但考虑到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目前已对其订单作退款处理。

记者进一步询问,为何顾客连续拨打12通电话都接不进客服,更换手机号码后,电话却能被“秒接”?这其中是否存在“区别对待”?对方表示,不存在类似的“系统问题”,并表示“收到消费者提出的意见,会积极改进”。然而,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消除洪女士的疑虑。

洪女士直言,类似罕见灾害性天气造成高铁停运的情况,显然属于“不可抗力”,完全符合平台规定的退票条件。“对于这类突发事件,平台应该优化算法,优先接入消费者的电话,提级办理退票。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口碑与信任。”

本报记者徐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