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广告 探寻刘佛年沪上岁月的印记
第16版:新民旅游/广告 2025-04-29

探寻刘佛年沪上岁月的印记

上外虹口校区

师大一村

宝山路584号暨大旧址

扫二维码看视频

刘佛年,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教育家、教育理论家。刘佛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教育学教材的编撰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第二任校长暨改革开放后的首任校长,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与学科体系建设的奠基人。刘佛年抗战胜利后来到上海,曾在淮海中路、复兴中路居住,后在华东师大工作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29年,15岁的刘佛年从长沙明德中学毕业考入武汉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1935年毕业后又考入广州学海书院。刘佛年于1937年出国留学,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及法国巴黎大学求学,还曾到德国柏林短期考察教育。1940年回国之后,刘佛年在西北联合大学、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等校任教。

抗战胜利后,刘佛年来到上海,加入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次年秋,他受聘于暨南大学,主讲哲学概论和教育哲学。在哲学概论的课堂上,他将共产主义作为一个重要派别来讲授,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并围绕社会和教育问题,开展学术研究,撰写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再认识》《进步教育与民主政治》《唯物论与教育》等文章。

对于这段时间的经历,刘佛年的三妹刘方年曾经在《一生的友谊》一文中有过记录——“佛哥和我丈夫思贤是武大同窗、挚友。刚到沪时,找不到地方落脚,思贤当时恰好住在《海军月刊》杂志社的一间宿舍里,便招呼他一起住在里面。位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上一幢典雅别致的小洋房,佛哥和蔡仪(后来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组组长)住在二楼,思贤住三楼。后来我和朱霖生(我同学的姐姐)也到了上海,思贤就把三楼腾出来给了我们,自己则去和佛哥他们挤在一块。”刘方年回忆,刘佛年受聘于暨南大学之后,分得了一间宿舍,“宿舍是单间房间,厨房、卧室全在里面,我有一段时间也跟哥嫂在一起生活。思贤是单身汉,也时常过来做客。每次他来到,我们都很高兴,大家相谈甚欢……当时佛哥虽然是教授,却常常经济拮据。思贤有较多的稿费收入,又是单身一人,倒不时接济一下佛哥。每次得到稿费后,总把大包小包的食物往我们那里拎,我们都会高兴地叫嚷说‘又改善生活了!’”

暨南大学1946年秋的校址分设两处,文理学院在宝山路(现市北职业高级中学),法商学院则在东体育会路330号(现上外虹口校区)。当时,暨南大学在辣斐德路(现复兴中路)分配了一座大楼作为教师宿舍。

组织编撰《教育学》

暨南大学1949年8月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结束了在上海20余年的办学历程,刘佛年转任上海市立师范学校校长兼复旦大学教授、上海教育工会副主席。1951年春,他参与筹建华东师范大学,后任华东师大教务长兼教育系主任。

1961年,刘佛年组织编撰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学》教材,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前期满足了全国教育学科的教学需要。刘佛年认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应该是统一的,两者不应偏废,也不应割裂,这一办学思路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他非常关心中小学教育,认为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没有固定的差生,优秀的教师应当而且能够把差的学生教好,基础教育要关心每一名学生;第二,知识、能力、态度三者不可分割,学习成绩的优劣,教育与环境有决定作用,对掌握知识来说,态度是很重要的,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刘佛年曾在《突破教学上的一个难题——谈如何夺取“大面积丰收”》一文中强调:“只需要抓好尖子,不要在其他的学生身上多下功夫,那就错了”“一个教师,如果接受了一个成绩差的班级的教学任务,不是埋怨学生不争气,自己运气不好,而是准备尽最大努力去提高全体学生的水平,实现大面积丰收,只要他有这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他就有了胜利的把握。”

刘佛年1978年出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直至2001年去世,他在华东师大工作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在师大一村12号、241号、480号居住过。刘佛年秘书张志杰曾撰文回忆,刘佛年生活中平易近人、艰苦朴素,“1978年12月,他受国家派遣,出席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年会,为了准备行装在他的衣柜里找不出一套像样的外套。于是,我陪他去南京路上的培罗蒙西服店定制西服,在丈量时露出了有许多洞的棉布内衣,我顺口便说,刘校长这些衣服可以扔了。他笑着回答我,换是该换了,扔不能扔,做抹布还是很好的”。因为家在校园内,上门约见的人很多,“他同样嘱咐家人不管什么人、什么事,上门来了都要热情接待”。 文 沈琦华 图 金晶

周边漫步

宝山里

地址:宝山路403弄

宝山里2号为五卅运动初期上海总工会会所,原系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二层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房屋。

1925年5月31日晚,上海各工会的负责人在这里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上海总工会。1925年6月1日,上海总工会在宝山里2号挂牌公开办公。

湖州会馆

地址:中兴路828号

1900年,浙江湖州人在上海集资兴建湖州会馆。1927年3至4月,这里成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和上海总工会总会所。

湖州会馆的大部分建筑在1932年毁于日军炮火,目前复建的湖州会馆牌楼重现了江南园林建筑风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