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图书馆墙上的摄影作品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许多与阅读相关的展览在城市各处举行,不拘泥于图书馆,读书与艺术一样,走进日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温情阅读 与故乡相关
在巴金故居的门厅墙壁上悬挂着黄永玉的大幅画作《巴先生》,这幅作品也以AI动画的样子呈现于巴金图书馆第五展厅,一同展示的还有《比我老的老头》《见笑集》和多种文创。
黄永玉曾说:“文学在我的生活里是排在第一的。”4月16日至6月8日,曾轰动京城的“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在世博会博物馆与读者亲切相见,许多作品让观众不由会心一笑。4月19日,巴金图书馆举办了一场黄永玉作品朗读会,以共读文学作品的方式,纪念这位心怀文学梦想、“荒诞不羁”又深沉细腻的老头。朗诵会上,黄永玉的爱女黄黑妮以家乡方言——凤凰话开始,由各界学者、嘉宾以及热心读者等分别用十几种方言朗诵无愁河的不同篇目,感受黄永玉浓浓的家乡情怀和赤诚的游子之心。
随时阅读 与地铁相关
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在哪里阅读?如何阅读?巴金图书馆联合澎湃新闻举办“小时光:地铁里的阅读——主题摄影展”,展出摄影师樊晔亲在上海地铁中拍摄的作品,从侧面反映上海市民的阅读现状。摄影师说:“人们总以为,地铁上的纸质书阅读会由于智能终端的普及而难得一见;然而事实上,只要自己放下手机,就会发现手捧纸质书的读者随处可见。这些照片都来自通勤途中的随手记录,你我不得不相信,地铁上的读书人,比想象中多得多。”
在所有的摄影作品中,书无疑是视觉的中心,不同年代、不同新旧成色的书有着各自的表情和脾气,卷翘的书角,开裂的封面,密密麻麻的便签贴纸是它们备受青睐的证明。巴金图书馆精选最耐人寻味的五十余张照片,配以相对应的五十余册书,邀请读者共同品味和领略。
春天阅读 与百花相关
在浦东牡丹园,上海朵云轩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上海博古斋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士与艺——当代作家学者书画展·森兰”上,马家辉、西川、刘亮程、冷冰川、张新颖、金宇澄、赵丽宏、索南才让等共计50位当代著名作家学者的100余幅书画作品正在与牡丹一起迎接观众。
在思南公馆,以“万物在发光”为主题的上海国际花展正在进行,三大室内科普展重新定义自然与设计的共生关系。思南时区画廊,上海译文出版社虚构集文学展2.0热度爆棚,八大展区邀请沪上文学爱好者进入博尔赫斯充满想象、呓语与奇幻的文学世界,觅得属于自己的思想星光。
今天开始,上海印刷集团在青浦区青溪园策划推出“一本书是怎样制成的”插画主题特展,从选题、设计、印刷直到“遇见你”,探索书籍从选题策划到印刷装订的完整流程。
读书把人联系得更紧密,正如巴金先生所说:“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