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心远地自偏(篆刻) 当刀郎的歌声穿过梅奔 贝尔法斯特漫记 胶片机外话 梧桐区的旧书店 苏轼的文玩观德、香道兼修
第13版:夜光杯 2025-03-14

梧桐区的旧书店

周洋

新春伊始,杨扬教授的一篇《新年买旧书》就在书友圈里刷了屏。一次不经意间的饭后散步,让杨扬教授与一家旧货商店不期而遇,意外发现店里有旧书售卖,竟然还是王元化先生的旧藏,他饶有兴致地和店主聊到很晚,才“拎了一大包书,回到宾馆”。如此这般可遇不可求的书缘,自然引来众人欣羡。很多外地书友也来打听,这么神奇的旧书店,是在上海哪条路上?

其实,我在捧读这篇文章时,杨扬教授笔下的很多细节,就和我记忆中的画面一一吻合。这不就是我曾多次逛过的那家卖旧货兼售旧书的小店吗?进门的书架上五元一本,身后的书柜里放着一些好书,我在那里就曾买到过唐振常先生的藏书。于是我托朋友辗转请教杨扬教授,证实了我的判断,文中写到的正是位于永嘉路上的那家“老上海家具店”。

说起这永嘉路,确是一条海派气息浓郁的小马路,据考已有百年历史。传统里弄与欧式洋房并存于这片街区,咖啡馆、饰品店、奶茶铺,沿街而开,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这条约莫2公里长的马路,横跨徐汇和黄浦两个区,一路上都有身姿挺拔的法式梧桐遮阴蔽日,杨扬教授文中称这里为“梧桐区”,实在妙不可言。

因为工作单位离永嘉路不远,我有时趁着午休会在梧桐区散步。杨扬老师淘书的那家“老上海家具店”,靠近乌鲁木齐南路。这附近,还真有几家名副其实的旧书店,值得爱书人一逛。不妨先从稍远点的说起,永嘉路陕西南路路口,立地公寓一楼,有一家思远旧书店。名曰旧书店,其实所售商品杂多,老照片、旧家具、小摆件,不一而足,旧书只占了两个书架而已,且以文学书籍为多。店主坦言,因租金甚昂,不得不拓展经营范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细观店内陈设,复古中透着洋气。有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的老照片,东吴大学的准考证,复旦大学的化学实验报告,还有一些老地图、旧杂志、电影海报之类,都是店主从旧货市场留心淘得,与那两架陈年旧书,也算是相得益彰,颇有一种摩登上海的风味在其中。

沿着永嘉路往西,进入安亭路。临街的红色砖楼底层,另有一家旧书店。没有任何店招,大门也常紧闭,进店需和店主提前预约到访时间,因此只在书友圈内小有名气,被大家称作“梅菲斯特书店”。在这间十来平方米的店堂内,靠墙摆放着8个旧式书橱,有实木纹理,橱门带锁的那种。书橱内满满当当全是旧书。一些颇受藏书人追捧的老版本,比如,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诗苑译林”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走向未来”丛书,都可以在这里买到其中的大部分,由此亦可窥见该店的选书品位和格调。屋子中间的玻璃展柜内,还有一些民国老杂志、旧课本之类,皆是坊间稀见。

若论这家书店的旧书,品相真是出奇地好,其中不乏触手若新者,令人爱不释手,不过那价格实在有些“辣手”。店主直言,品相好的旧书进价不菲,幸有网上销售可资贴补。好在这里既是书店,也是他的工作室,顾客少的时候,他就伏案构思自己的长篇小说,并不为销路忧心。

藏在梧桐区里的旧书店,还远不止这些。我知道的就有五原路上的古叶书社,乌鲁木齐南路上的汲古阁等等。对于爱书人来讲,逛旧书店是一桩充满情调的雅事。这家走走,那家串串,一天下来绝不会烦闷。因为每家书店都有不同的藏书风格,那种邂逅一本好书的新鲜感是最让人心动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