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巴西大规模林火 或因黑帮纵火报复 杜罗夫羁押期满 被起诉后获保释 以军大举围攻约旦河西岸难民营 孩子坐飞机哭闹? 海外家长这么做
第9版:国际新闻 2024-08-29

孩子坐飞机哭闹? 海外家长这么做

让孩子在飞机上保持安静不容易 图GJ

本想在飞机抵达目的地前安静地打个盹,没想到碰上襁褓中的小婴儿,或是喃喃学语、蹒跚学步的幼童,饿了哭,困了哭,无聊了哭,环境不适应哭……面对这场面,头疼的绝不会只有你,还有带孩子出行的家人,以及飞机上的乘务员。

如何安抚这些还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小家伙,让他们在整个行程中心情愉快、保持安静,从而让几百号乘客也能悠闲地享受机上时光,海外家长和航空公司也在摸索。

明星带娃乘机也烦恼

怀抱婴幼儿,如何在飞机客舱这样的公共空间中避免打扰到附近的乘客,是许多年轻家长共同的烦恼。因为,有可能打扰他人休息的除了小家伙的哭闹声,还有他们兴奋劲上来时的“过度活跃”,甚至是安抚他们情绪的玩具和音乐。

因出演美剧《生活大爆炸》而成名的美国女演员凯莉·库柯在一次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带娃乘飞机的尴尬经历。

当时库柯的女儿玛蒂尔达才9个月大,平日里习惯听着白噪音机播放的风声、雨声、海浪声入睡。因此,当女儿在机上感到不适、开始闹困,且又抱哄无效的情况下,库柯和丈夫只得拿出“秘密武器”——白噪音机。果然,在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和白噪音的“配合”下,玛蒂尔达停止了哭泣,躺在父亲的怀里睡着了。

但就在库柯刚要喘口气时,乘务员走了过来。“他对我说:‘如果你可以把白噪音机关掉,我们的一位乘客会很高兴的。’”库柯后来发现,原来是坐在她正前方的一名乘客,对孩子的哭闹和白噪音感到不满。

尽量减少对他人干扰

许多年前,欧美家长一度流行在带娃乘机时准备小礼包,装上糖果、耳塞,附带一封以孩子口吻撰写的道歉信,分发给邻座乘客,希望在孩子无法保持安静时能够获得理解和包容。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有没有道歉的必要,人们议论纷纷。

在产品总监吉娜·李看来,成年人在封闭空间里数小时都会感到不适,更何况是精力充沛的小家伙们。经常带着自家活泼好动的小家伙长途旅行的她说,当控制不住小家伙的哭声时,“我的诀窍是带着儿子去飞机的卫生间里待几分钟,逗他开心。叠卫生纸、用肥皂水吹泡泡,或者一起对着镜子做鬼脸,无论如何都要让他笑一笑、冷静下来,尽量减少对其他乘客的打扰”。

由于从事旅行作家这一职业且还在哺乳期,凯瑟琳·罗梅因不得不带着女儿一起当“空中飞人”。女儿13个月大时,就已经跟着罗梅因坐了31趟飞机。对于带娃乘机,她的经验是尽可能地选择靠过道的座位,方便在不打扰他人的情况下给孩子换纸尿裤;靠喂奶来帮助宝宝应对飞机起落时的不适;利用毯子和空座位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玩耍空间,拒绝小家伙们探索反而可能招致哭闹;不要试图强迫孩子睡觉,允许他们尽情探索直至筋疲力尽;带发声玩具上飞机是大忌,可以用书本、便利贴取代,孩子们很喜欢把便利贴贴得到处都是。“如果有条件的话,带上一个新玩具,在飞机上给小宝贝一个惊喜,这应该能在一段时间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航空公司也在想办法

如何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拥有良好的乘机体验,空乘与航空公司也在想办法。

杰西卡·尼尔森在社交媒体TikTok上分享了一条视频:美国西南航空的一名空姐笑容满面,抱着一名小婴儿在机舱里来回走动。“感谢空姐带着我那尖叫的宝贝参观飞机。西南航空,她值得加薪。”尼尔森表示,这是她的儿子第一次搭乘飞机,“这位天使拯救了我”。

一些航空公司考虑到一些乘客安静休息的需要,近几年推出了专门的服务。马来西亚亚航长程和新加坡航空公司旗下廉价航空酷航,在一些航班上开辟出禁止12岁以下儿童进入的静音机舱区域。土耳其克雷顿航空在往返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和加勒比库拉索岛的航班上试售仅对16岁以上乘客开放的“成人专座”。这93个预留的“成人专座”位于飞机前部,用墙壁、帘子和其他区域隔开,购买专座的乘客需要额外支付45欧元费用。克雷顿航空创始人乌斯鲁说,这么做意味着带孩子旅行的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打扰到其他乘客。

但围绕飞机上是否应当开辟“仅限成人”的区域,舆论也意见不一。在酒店顾问和家庭旅行服务专家柯林·卡斯韦尔看来,“一刀切”限制儿童活动区域或许是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但会在社会上营造“儿童羞耻”的氛围。“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年轻父母一般会选择早班航班,避免搭乘夜间航班,因为他们担心孩子睡不着觉打扰别人。”旅行计划师拉戴尔·卡特建议,“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减少与哭闹孩子的接触,可以考虑预订夜间航班。”

当然,面对哭闹的婴幼儿,再多的办法不如多一份宽容。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从打打闹闹、哭哭笑笑的小孩子长大的。

本报记者 齐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