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映日荷花别样红 孙女的心语 老街海棠糕 晒台上的夏日 闲话上海巷 鲁迅在“无事”日做了什么事
第15版:夜光杯 2024-08-21

老街海棠糕

王惠群

素以美食闻名上海的七宝老街,小吃多到让人“为难”:臭豆腐、粢饭糕、方糕、草头饼、蟹黄汤包、桂花糖藕、宁波汤团……应有尽有,连空气都甜得发腻。

而我却独钟爱这里的海棠糕。

刚出炉的海棠糕,表面撒着饴糖,呈咖啡色,十分烫手,要用好几张白纸裹住底部才能拿扎实。轻咬一口,面团绵实甜糯,当中的豆沙细如滑丝,和着脆甜的焦糖,吃口分外香甜。

吃海棠糕是一个乐趣,看师傅做海棠糕,又有另外一番趣味。

从蒲汇塘桥下来,一眼就能看到一个挂着“中华名吃海棠糕”木制牌匾的小摊。这是整条小吃街上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档口,一对中年夫妻在这里设摊专门做海棠糕有些年月了。师傅姓陈,苏州人。据说他做海棠糕的手艺是家族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先是和面。一口大铜锅,往里加一勺老酵粉,相继加入面粉,白糖,碱水,配比全凭师傅的经验和手法。面团活好,上锅前必须在模具上刷一层油,以免粘锅,还可以增加香气。和好的面浆用勺子舀进模具的空格里,再铺上厚厚的一层豆沙,包裹起来后再撒上红绿丝、瓜子仁和些许白糖,这样就可以开始烘烤了。其中,海棠糕糖衣的制作极为重要。铜板热了之后要撒上一层白糖待其融化,然后将做好的海棠糕倒扣在上面,再次加热。等下一次拉起时,就会形成一道金黄薄脆的拉丝糖衣了。海棠糕制作必须要有模具。模具是一个铁铸的小圆盘,上有七孔小浅锅,形状像海棠花,海棠糕是以得名。

陈师傅头戴白帽子,腰系白围裙,抹油、舀面、加料、翻豆沙、撒配料,有条不紊一气呵成。用火来回烤制二三分钟后,面团便呈红棕色。上面再加上果丝、瓜仁、芝麻等五色点缀,一朵朵花儿就开始完全绽放开来。有一个模子的糕熟了,陈师傅将盖着铁板的模具翻转一百八十度,然后模子一撤,热腾腾的糕就全都落到了铁板上,一股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一炉七个,恰似盛开的海棠花。

师傅每天五点左右就要起来熬制豆沙。夏天豆沙不易保存,一般在盛夏就很难见到海棠糕的身影了。好在很快就将夏去秋至,又可以去享用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