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荷·叶 夙愿 弥足珍贵的抗战史料 感受雨 老子说“德” 木屐声声 上头,啤酒
第14版:夜光杯 2024-07-27

老子说“德”

蔡思行

相传战国河上丈人撰写老子所著书籍的注释——《老子河上公章句》,将老子81章之书分为《道经》37章、《德经》44章,故老子之书又称为《道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道德经》帛书,共分甲乙两个版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无论称为《道德经》,还是按马王堆本称为《德道经》,均无改老子此书将“德”从属于“道”的基本性质。现在通行的《道德经》版本,共有37章有“道”的内容,有“德”内容的则只有16章。无怪乎《道德经》第21章便言明:“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孔”为大,此句指盛德之容皆由“道”之中出现。

要了解老子心目中“德”与“道”的关系,应仔细阅读马王堆《老子》乙本第一章,即现在《道德经》通行版本的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同一章亦以“上”指称人为的“仁”、“义”和“礼”,之后再写道:“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简言之,无为的“上德”较有为的“下德”佳。“下德”就是已经形式化的“仁”、“义”和“礼”等德行。如果情况由“道”、“德”演变到要有明显人为的礼去制止人为恶的话,已经离道甚远,是社会混乱和愚行横行之开始。

换句话说,“上德”是“道”散归于万事万物的表征,“道”归于爱就是仁,归于理就是义。因此,“上德”是兼具所有德行而不自我标榜。相反,“下德”执取于其中一项德行而且欲为别人所知晓,所以逊于“上德”。明白上述的道理,对于《道德经》第十章和第五十一章重复的文字当有领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的意思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德行有什么条件呢?就是像“道”一样,不纯恃自己的力量去生长世间万物,对万物既不占有,亦不主宰它们的生长。

明白“玄德”的字面意思,未必容易明白为什么“玄德”值得推崇。老子的中心思想与一般人类社会标榜的价值观反其道而行。我们再看“上德”的意思。第四十一章说:“上德若谷”,拥有最高德行者都如山谷般又深又虚,能包容万物。第二十八章再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指懂得荣耀显赫的“好处”,但愿意守在卑微污秽之位置,拥有包容天下所有污垢的心量。这样,人恒常的德性就具足,能够返回最质朴的状态。最质朴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呢?第四十一章就此下了注脚:“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即有盛德之人好像表面不够好、懒懒洋洋,但他的本质不会受外在环境影响。这正如第五十五章所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盛德者犹如婴儿一样无知无欲般天真无邪。换言之,真正有德之士(也是有道之士,老子没有将“道”和“德”二元划分)不一定藏匿于佛寺道观,他在最繁华的闹市中,都如如不动。

今天,我们面对网络和世间不同的诱惑,无法时时刻刻闭目关耳不去接收,但我们能如老子所教般,为“天下谷”,内心的德性不受影响。这是我们今天修心建德的好方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