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瑢
这天,小艾放学回家,路上始终耷拉着脑袋,显得心事重重。妈妈看出端倪,问她是不是遇到了烦心事,小艾先是沉默,而后鼓足勇气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校门口斜对过有家宠物医院,经过时看见路边围聚很多人,走过去得知正在进行“流浪小动物救助”慈善义卖。小艾想了一想,买了猫条,趁着课间休息喂给校园里的流浪猫。妈妈点头微笑,对小艾的爱心频频夸赞,说做了好事应该开心呀,怎么一路皱眉头?
小艾思忖着该如何表明心迹,她叹口气道,我很想告诉同桌,又怕给他笑话,可是我不说又有谁会知道呢?妈妈听出了小艾内心的纠结与困惑,摸摸她的头,先是再次对这一行为表示鼓励与肯定;接着语重心长道,勿以善小而不为,献爱心,做慈善,从我做起,但慈善绝不仅仅是物质或经济等方面的给予与赞助,行善之时,发自内心,无私付出并不求回报,这才是真正的慈善呀。
见小艾听得似懂非懂,妈妈进一步解释,慈善之心,如同莹莹烛火,星星点灯可以照亮黑暗,温暖人心的同时,为慈善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倘若有更多人能像小艾一样,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从我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共同加入到慈善事业中,世界一定更美更不同。小文听着,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嘴角轻翘,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心里的那块石头落地了。
小艾清楚地记得,七岁那年,放暑假跟随妈妈参加“慈善爱心进山区”活动。目的地是晋北地区一个偏僻的、人口不足百户的小村落。那是她第一次亲身参与慈善活动,特意带了很喜欢的十二色彩泥。
当时妈妈正在给一个年纪跟小艾相仿的孩子换上新买的衣裤。小艾把亲手制作的礼物拿出来,是一个汉堡模具。谁知才递过去,那孩子一把抓起就往嘴里塞,小艾吓得大叫,妈妈也一时怔住。等反应过来说这是假的呀,不能吃不能吃。那孩子呆立原地,眼神茫然,一只手抓着新衣的一角绞来绞去,显得手足无措。
来之前,小艾把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很多好看的铅笔跟本子,一样一样往外拿。那孩子这时已经回过味来了,怯生生看着满面笑容的小艾跟妈妈,叫声“姨”,说:“我不知道汉堡什么味儿,从来没吃过……”这句话就此深深留在了少年小艾的内心深处。
时光飞逝,此时的小艾恢复了以往神态,走起路来蹦蹦跳跳,两只蝴蝶结随着小主人的步伐上下飞舞,听见妈妈说,每个人的爱心有限,但善行无疆。恒爱天下,善泽人间,慈善之心一旦萌动,只有起点,有始无终。
这次小艾听懂了,她不禁再次回想起那个偏远山区没吃过汉堡的孩子。低下头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妈妈听,“我还小呢,就算长大了也未必一定有经济能力去建一所希望小学,但我可以当老师呀,可以挤出时间去支教,我把家里自己看过的跟看不完的书啊绘本啊,还有我来不及穿的新衣服新鞋袜,统统都寄去给山区的孩子……”说着说着笑起来,仿佛已经看见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孩子们手捧着图书爱不释手,小艾一眼认出那本书是《鲁滨逊漂流记》,而那孩子身上穿的衣服,正是自己没穿过却已经小了的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