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老外讲故事  相约徽州
第8版:长三角 2024-06-21

老外讲故事 相约徽州

国际友人在黄山 本版图片 黄于悦 摄

游歙县徽州古城

采祁门红茶

品休宁状元宴

本报记者 吕倩雯

“一府六县”古徽州,孕育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当来自海外的文旅达人、网红博主相约千年徽州,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6月17日—19日,“老外讲故事·相约徽州”主题活动在安徽黄山举行,来自英国、阿根廷、俄罗斯和波兰的国际友人,前往黄山市歙县、祁门县和休宁县,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徽州故土,感受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体验“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

“鱼”越古城 “纸”上生花

位于黄山歙县的徽州古城,鱼灯元素随处可见。这盏来自600多年前的徽州汪满田鱼灯,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古徽州人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传承至今。在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通过舞鱼灯表达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今年春节,时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通过脸书推介歙县鱼灯,这条“有故事的鱼”开始在世界舞台展示徽式浪漫。

在鱼灯制作工作室里,第一次接触徽州鱼灯的俄罗斯生活博主飒纱(Sasha)在了解鱼灯背后的文化故事后,用自己的理解为鱼灯绘上符号和花纹。鱼灯造型古朴生动,色彩活泼跳跃,瞬间扮“亮”教室。“这盏鱼灯为生活添加了色彩,我很喜欢。”以鱼为形、以竹为骨,鱼灯在飒纱的手中翻舞,向世界传递来自千年徽州的美好祝愿。

徽州人善于用智慧将身边的事物创造出新的内涵。在他们手中,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创造出一门剪纸艺术,逢年过节或是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门窗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

在歙县,剪纸除了其传统的装饰作用外,还融徽州山水、自然风光、民俗故事为一体,将徽州风情用剪纸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徽州剪纸工艺更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为一种艺术珍藏品。

走进歙县徽州古城里的吴笑梅剪纸手工体验馆,各式各样的徽州剪纸作品和文创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在徽州剪纸非遗传承人吴笑梅的指导下,外国友人剪出各种抽象的线条。随着剪纸展开,纸面上灵动的花卉图案,让每个人都发出惊叹。

除了立体纸雕灯、主题窗花、套色剪纸等作品外,吴笑梅还把十余种徽州元素融入服装设计,打造出具有徽州风情的徽州剪纸主题时装。“这些丰富的表现形式,让这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来自波兰的国际教育专家文怡(Malgorzata Wyszkowska)说道。戴上剪纸耳饰,她和飒纱、卡琳一起穿上剪纸时装,把徽州古城墙当作秀场,在夕阳下留下了一场颇具徽州韵味的时装秀。

红茶之乡 一“祁”喝茶

“走进梅南渡,万事没难度。”站在祁门县的梅南渡古漕运码头旁,上海阿根廷总商会主席艾伟平(Alejo Parral)对这句俗语很感兴趣,“没想到中国的祁门红茶,从这个小小的码头出发,走向了世界。还有什么能比这件事更难的呢?”

千百年前,位于祁门县的梅南渡码头,舟楫纵横,南来北往,是古时运输茶叶、瓷土等物产的交通枢纽。1915年,徽商将祁门县生产的优质红茶,由梅南渡口装船起运,顺着祁门人的母亲河阊江而下,进昌江,经景德镇到九江,再转运至武汉,踏上“万里茶道”,远销海内外。

祁门红茶被誉为“镶着金边的女王”,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1875年,祁门红茶问世。17年后,Keemun(祁门)就已成为英文中的一个词汇。

“今天有机会来参观祁门红茶的工厂,和大家一起喝了非常甘醇的红茶。作为一个英国人,我非常喜欢喝茶,我分享了祁门红茶给家人朋友,希望他们也可以享受到当地的茶。”“英国秀才”亚历克斯(Alex)是全网粉丝超500万的音乐博主,在1915·茶叶改良场,他看到各种古老的制茶机器,有脚踏的茶机、上世纪三十年代进口的德国克虏伯揉捻机等等,它们见证着那段辉煌的历史,“据我所知,英国并不种植茶叶,原来过去英国人爱喝的红茶就是从祁门来的”。

如今,祁门红茶有了新的喝法、玩法。以祁门红茶为馅料、新鲜茶叶为粽叶的粽茶,正是祁门县研发的新式饮品。来自俄罗斯的卡琳(Kira)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粽茶:“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茶道,这种有趣的创意让喝茶变得更有意思了。”

国际友人在平里智慧茶园采摘茶叶,在“天之红”红茶博物馆体验筛茶,在所去的每一处喝上一杯地道的祁门红茶……以茶为“媒”,在祁门,红茶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标志。通过多年发展,祁门县已然迈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新阶段。今年1—5月,祁门全县茶叶产量6260吨,综合产值40亿元。在祁门红茶集团的5G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从鲜叶到成品茶的全流程不间断作业。

状元故里 诗意休宁

“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现在全世界各地,到处有中国字。”在休宁县状元博物馆里,“英国秀才”正在唱着《生僻字》歌,他经常在网络分享中文歌曲,得知会来状元之乡休宁县后,他就已经准备唱这首歌。“我的名字叫‘秀才’,和状元一样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个角色。但和我不同,状元是全国第一名,是很有文化的人,所以我这个‘秀才’就来休宁,感受一下中国的状元文化。”“英国秀才”穿上状元服,从毛笔写字,到圣旨受封,再到参加乐舞庆祝,“沉浸式”体验了一回当状元的感觉,经历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奇妙游。

休宁县自古文风昌盛、崇文重教,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状元文化。红砖飞檐、圆柱深门,休宁县状元博物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状元文化主题博物馆,这里融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为一体,记录着从宋朝至清末,19位诞生于黄山休宁的文武状元的传奇故事。

红袍加身、魁星点斗、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包含了19道休宁地方特色美食的状元宴,令国际友人大快朵颐,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更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生动趣味。

休宁县的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除了拥有浓郁的状元文化外,独特的自然风光也酝酿着一份山野诗意。

休宁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3.27%,拥有中国道家名山齐云山,是著名的休闲康养胜地。如今为了进一步完善休宁生态休闲旅游新业态,在齐云山脚下的500亩森林间,休宁县打造了一个户外休闲主题民宿自由家树屋世界。这里拥有21种主题、62栋树屋及别墅。在原始森林中,飒纱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世界”:“我很惊讶休宁居然这么美丽,空气很清新。齐云山的名字本身也有触碰天空的意思。这里到处薄雾缭绕,我觉得很漂亮,我也理解了诗词里对齐云山的描述以及齐云这个名字的意义。我希望我能再次来这里,登上齐云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