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眼下正抓紧建设,新增万余名工人、每天4000辆渣土车流动……浦东新区祝桥镇迎来无数“新面孔”进驻,也面临新的治安管理挑战。
近日,记者来到东站工地“建设者之家”。“东站社区警务室暨三所联动调解处”就设在一楼。每天上午,90后辅警陈特都会到东站社区警务室工作。2019年加入辅警队伍的他,原本的工作是治安打击、辅助巡逻、反诈宣传等。如今,当工作场地从社区转为工地,他与师傅倪寅飞,也逐渐摸索出一套新的工作法。
比如,“智慧赋能”。建设工地有大量流动人口,派出所依托工地建设人员注册系统,开展智慧化管理,一目了然。又如,“精准反诈”。每周,陈特趁工人闲暇之余为他们“集中上课”,倪寅飞则结合热门电影,在短视频中扮演“阿诈里”,将诈骗花招一一厘清。再如,“信息畅联”。派出所与属地政府、建设、城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而对陈特来说,“法宝”就是一台对讲机,工地上发生任何事,他都能第一时间收到线索,及时赶赴现场。
前不久,东站工地发生一起因修车引发的打架纠纷。报警人称,因不接受修车加价,对方放掉了自己车胎的气,引发冲突。了解纠纷诉求后,陈特组织双方来到“三所联动”调解室调解。经多方耐心疏导,两人言归于好。陈特发现,这桩看似简单的警情背后,潜伏着更深的矛盾隐患——因土方车集中占道、拖尾现象,东站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类警情高发,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同民警研判协商后,陈特提出的具体方案被认可,最终东站增设了路口安保力量与检查点,派出所巡逻驻守点位也一并调整,东站周边交通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