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昨天是六五环境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3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上海生态环境的“颜值”更高了,广大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 空气质量 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在近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或保持在较低水平。2023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20天,较2022年增加2天;AQI优良率为87.7%,较2022年上升0.6%。PM2.5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3%。其中,优132天,良188天,轻度污染41天,中度污染3天,重度污染1天,无严重污染天数。与2022年相比,中度及以上污染日多了4天,2022年无中度及以上污染日。
■ 地表水环境质量2023年,上海主要河湖断面中,Ⅱ类至Ⅲ类水质断面占比从2022年的95.6%升至97.8%,其中40个国控断面优Ⅲ类占比为97.5%;Ⅳ类断面占比从2022年的4.4%降至2.2%;2022年“消失”的Ⅴ类断面在2023年继续“消失”。
■ 蓝天保卫战 上海启动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及臭氧、柴油货车两个专项行动。针对固定污染源,上海全面推广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物料和减量技术;针对移动污染源,上海加快推动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淘汰国三柴油车约1.1万辆,累计12批次、2.73万辆柴油车享受安装远程在线监控免于排放检验政策。
■ 碧水保卫战 上海全面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河湖、海湾岸线长度约2.3万公里,同时深入实施自然岸线生态修复,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 净土保卫战 上海持续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保障能力,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截至2023年底,上海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达3.6万吨/日。
此外,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公园数量增长到832座,更多公园实行24小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