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端午假期体彩正常销售 这个端午去运动吧 全取三分  全力拼进攻 这里见证了中国体育首个世界纪录诞生
第12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4-06-06

这里见证了中国体育首个世界纪录诞生

——卢湾体育中心的前世今生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体育场馆,它见证过中国体育零的突破,也见证了上海篮球、排球的辉煌,在那里诞生过诸多世界体育名将,也留下了球迷的声声呐喊。在寸土寸金的黄浦区,卢湾体育中心尽管不是上海最大、最新的体育中心,却在新中国体育史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荣耀时刻

如今的卢湾体育馆位于肇嘉浜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在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建成的回力球场(Auditorium,又名中央运动场)。除了回力球,球场还举办拳击比赛。1943年11月,西侨青年会拳击俱乐部的外国拳手向中国运动员发起挑战,在回力球场进行团体对抗赛,中国运动员以5胜2负1和的成绩获胜,其中,年仅15岁的蔡龙云战胜俄国拳手马索罗夫,轰动一时。

1946年,回力球场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改名上海市立体育馆。上海解放后,上海市立体育馆又改名为上海市体育馆。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内极少数能容纳3000余人的体育场馆,卢湾体育馆举行了苏联男女篮访华友谊赛等重要的国际赛事。

1956年6月7日,这座场馆见证了新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荣耀时刻,陈镜开在中苏举重友谊赛最轻量级比赛中,举起了133公斤的重量,一举打破了由美国选手保持的挺举世界纪录,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此后,陈伟强、吴数德等人也接连打破各项举重世界纪录。上海市体育馆被誉为“举重破世界纪录的宝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这里主场作战的上海男篮也是“万人迷”。每次赛前,球迷一定提前一天买票,通宵排队,队伍一直排到南昌路。上海男篮还曾在上海市体育馆战胜过苏联国家队。

1975年,位于陕西南路的上海市体育馆改名为卢湾体育馆。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闭幕式在此举行。拳王阿里访问上海时,也曾在卢湾体育馆举行表演赛。此外,卢湾体育馆还多次举办演唱会,上海籍歌手沈小岑、张行等都是从这个舞台走向全国的。谢晋导演的电影《女篮5号》,大致反映了当年陕西南路上海体育馆(卢湾体育馆)的面貌。

飞艇造型

1992年,为配合地铁工程和淮海中路商业布局改造,陕西南路的卢湾体育馆拆除,同时为了迎接八运会的举行,市政府决定在肇嘉浜路另建一座新的卢湾体育馆,并和建国西路的卢湾体育场、游泳馆、健身馆、网球场及其他体育设施融于一体,成为一座综合性体育中心。

卢湾体育馆周围交通情况复杂,怎样合理布局和组织流线,是总体设计及单体建筑平面形式的关键。设计师钱锋、李茂海合理布局,网球场和停车场定位在基地东部,以利于基地主通道与原体育场通道相通。体育馆平面尽可能做成矩形,以利于节省用地,并使肇嘉浜路广场得以扩大。

卢湾体育馆整幢建筑呈飞艇造型(见上图),建筑形象充分反映出结构特点及内部空间。上下两个弧形金属体同时与下部镜面玻璃形成鲜明的虚实对比,如同一个天外之物,坐落在采用粗毛花岗石饰面的一层平台上。

1997年,卢湾体育馆在完成迁址后承办了八运会的篮球比赛。2002年,卢湾体育馆见证了上海男篮捧起第一座CBA冠军奖杯,也见证了姚明成为中国篮球传奇的崛起之路。2010年,上海男排和上海女排相继将主场迁至卢湾体育馆,这里又留下了无数排球迷们的回忆,他们亲历了男排“王者之师”的辉煌,也感悟到“女排精神”的传承。

赛事众多

如今的卢湾体育馆,中心赛场设有观众席3034个,可伸缩活动看台座位336席,主席台57席,记录台78席。馆内场地为木质地板,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高度约16米。体育馆可举办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专业体育赛事和各类商演活动,日常以羽毛球场地开放为主。经典赛事有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世界体育舞蹈WDSF总决赛、2023年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等。世界轮滑锦标赛也将落户卢湾体育馆,为黄浦打造一区一品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添砖加瓦。

卢湾体育中心还为市民免费提供锻炼场所,室外体育场的看台区域则有健身房、跳操房、训练房等辅助用房。到卢湾体育中心跑步、锻炼、踢球,成为众多社区居民的固定节目。在位于中心城区的黄浦区,能有如此体量的公共体育综合设施是很不容易的。

卢湾体育中心开发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官方小程序,将更好地整合中心区域内各方运动项目的管理和开放预定。

尽管近年来,上海体育场馆的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卢湾体育中心并不是上海最大、最新的体育场馆。但作为上海人民的城市体育记忆,它的光芒永远不会黯淡。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