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阅读古尔纳 《东北故事集》:发掘隐匿在冻土深处的故事 “他们仍然有着完整的人生”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4-03-17

“他们仍然有着完整的人生”

——读古尔纳《多蒂》

古尔纳

■ 来颖燕

《多蒂》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第三部长篇,却是他至今唯一一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

这位以殖民题材引人瞩目的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的取景框一直牢牢锚定在殖民一代的生活,“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不同文化、不同大陆之间鸿沟中的难民的命运,进行了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深刻洞察”。写殖民题材的小说家众,从库切到奈保尔,古尔纳的特点在于其直面的姿态和宽阔的视域,如他所言:“我并不是要将人们描写成受苦受难的样子,我想写的是尽管人们看似是无权无势、毫不重要的,但他们仍然有着完整的人生。看起来好像是简单地顺从于更强大的权势,他们仍然可以保全人生内心最重要的、最荣耀的东西。我想写那些看起来没有那么值得写的人的人生。”于是,多蒂诞生了。

性别所决定的传统和社会位置,令女性相对靠后,这无奈的现实被波伏娃归纳为“第二性”。我于是觉得,《多蒂》的题材和叙述角度,是古尔纳要完成自己完整人物图谱的有意而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据说,他一开始的意念是要将追光灯打在多蒂的弟弟哈得孙身上的,所以小说开头,多蒂的妹妹诞下的孩子,就取名为哈得孙。但是写着写着,多蒂的形象跳脱出来,站到前台,牢牢地掌控了小说的走势。

埃科曾经说:我们终生都在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何出生,为何而活。如果仔细了解过古尔纳的经历,会发现多蒂的人生脉络虽非对其的复刻,但细枝末节中,却与之叠影重重。多蒂是非洲裔,一家生活在英国,但身世成谜,少年丧母,担起了抚养弟妹的职责,但一直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没有如妹妹那样一心依靠男人来谋生活,也没有如弟弟那样向往异国的乌托邦。她接受现实,同时不断学习,坚韧勇敢地改变命运。故事不时闪回,带出多蒂上一代乃至更前一代的命运,但整个时间线索明晰,情节明朗。在多蒂的人生历程慢慢延展的过程中,更交织进了复杂的人情关系——亲人、恋人、工友、房东、社工、老师、医生……这些人物嵌入多蒂的故事,结晶成一幅在英国生活的殖民一代生活的现实群像。可以想见,对于这些细节的掌控,得益于古尔纳现实生活的根系。

看起来,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女性成长小说,但并不窄化。在多蒂的现实生活背后,古尔纳铺设了一面历史发展的背景之墙,与之实时对应。战争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转型,与多蒂的成长构成一种似远实近的关系——每个人都是时代洪流里飘荡的小船,对应了巴赫金的命题:“人与世界一起成长,个体自身反映着世界本身的历史成长。”而多蒂成为了时代转折点的影射,但没有被形而上的理念所淹没,只因这一切都是通过她扎实的生活细节来完成的。

《多蒂》中饶有意味的是古尔纳为努力学习、热爱读书的多蒂所设的那份书单——从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赫胥黎《美丽新世界》到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艾玛》。多蒂读书颇杂,这固然是为了体现出多蒂的勤勉,但在这份书单的选择上,暗藏着多蒂所向往并为之努力的生活状态。这隐约构成了一种暗示,多蒂在沿着简·爱这样古典型的女性的脚印成长。但是越读到后面,我们越能意识到古尔纳所要呈现的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这意味着她必须褪去光环,必须真实。于是,我们看到多蒂在感情中的纠结和沦陷,她甚至还曾一度对一个劣迹斑斑的男人动过心,只是所幸后来及时清醒,最后机缘巧合地结识了当年在图书馆偶遇的老医生的外孙。他俩已经获得共鸣,我们已经预感到他们会走下去,但是古尔纳停了下来,设置了悬念——他们的观念似有落差,他们能像多蒂之前读的小说里的那些有情人一样终成眷属吗?此刻,古尔纳实现了他要去发掘那些被忽略的、隐形的人物的初衷,这些人物在我们身边,而并非存在于书里,所以不存在最高的命运审判官,每个人都注定只能在路上。

多蒂的形象,在古尔纳笔下的众多人物中如此出众,正是因为古尔纳要书写完整的人生的初衷里,真正的焦点是残酷、爱、软弱以及蜕变。在设置这样一个女性主角的过程中,古尔纳通过自省和性别视角的反观,让这些焦点都愈加突出,许多问题都愈加明晰地被呈现,并且带领我们一再反转,意识到故事的结局终将成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