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小小消费者 “实战”学维权 一批侵权违法典型案例公布 “公益律师天团”首次集体亮相 “监管365”:诚信安全激发消费活力
第3版:上海新闻 2024-03-15

“公益律师天团”首次集体亮相

本报“3·15公益市集”为市民答疑解惑

公益律师团来了,家装公司来了,三大运营商来了,银行和保险公司来了,头部电商平台也来了……今天上午,威海路上报集团的一楼大堂热闹非凡,由新民晚报社、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主办的“3·15新民晚报公益市集”、“上海市消保委公益律师3·15现场咨询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多个行业的近20个摊位现场设专席,接受消费维权咨询,为市民答疑解惑。

律师现场解答

由22位消保委第八届公益律师组成的“律师天团”成了最受青睐的点位。9时许,家住浦东东明路的叶阿姨夫妇就赶到“公益市集”,还带来了在家门口小店内购买的奶粉和保健品。

“我肠胃不好,这家店宣传这种产自甘肃的纯牦牛奶粉可以改善胃肠道,我就买了2万多元,一罐要近200元。但吃了很久感觉没效果,就想找相关部门检测下,是不是如推销员所说是纯的牦牛奶粉。”叶阿姨告诉记者,“这家店经常带老人旅游,不少老人买了很贵的产品,还不敢告诉小辈。我们是晚报老读者,看到今天有律师咨询,一大早就换了两部地铁过来。”

现场接待老夫妻俩的上海市沪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红春律师,擅长的正是食品领域。她表示,通过配料表初步判断产品不是纯牦牛奶粉,但外包装印有生产许可证和厂家的售后电话,不能说它是假奶粉。

针对老人的诉求,律师们帮助查询了相关检测机构的电话。“建议老人今后买东西时要理性,一定要把自己的购买意愿表达清楚。”她提醒。对此,叶阿姨表示律师们给出了很多指导,“今天很值!”

而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玉霞律师,也被市民围个水泄不通。家住陕西北路的王阿姨(化名)说自己经常看小张律师的节目,今天特地来找她咨询遗嘱公证相关的事宜。虽然不是消费维权的范畴,但张玉霞还是耐心地解答了她的疑惑。“我邻居看到晚报上的信息,特地告诉我今天可以在这里找到她,非常感谢晚报的活动。”王阿姨说。

助力专业维权

记者获悉,今天到场的22位律师分别擅长食品、餐饮、房地产、教育培训等领域。这也是消保委公益律师团首次集体亮相面对面接受市民咨询。

公益律师团代表、北京天达共和(上海)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陈永兴告诉记者,很庆幸能和同仁们一起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依法消费维权。“每届公益律师都会参与消保委的公益坐班咨询解答、对企业的公开约谈、消费疑难案件研讨,参与涉及消费者的法律法规、行约行规修订、修改工作、参与消费相关课题研究等,助推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更为专业化。此外,去年市消保委建立了公益律师法律沙龙机制,积极发挥公益律师在日常定分止争、公益诉讼及支持诉讼中的作用。”他表示。

市消保委主任方惠萍,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倪俊南,市消保委秘书长、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也来到了现场,与公益律师们亲切交谈并合影。截至上午发稿,律师团已接待了数十位消费者咨询。

各行各业参与

此外,今天现场还有来自金融行业、家装行业、头部电商平台的从业者们。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摊位,客户服务部的全国劳模邱莉娜正在接待来自浦东的陈老伯。“老人希望确保每个月的纸质账单都准时寄到信箱中,我们已把他列入特别关爱名单,每个月派专人跟踪账单有否寄到。”她说,上午已和同事一起接待了约十位市民,有不少人咨询家中某个房间宽带信号不好,工程师还带来仪器现场解答。

在现场,上海市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徐国俭代表行业发布了社会承诺,倡议家装行业提高施工质量,提升行业品质。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