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昆曲“活态博物馆”撼动香江 让唐伯虎们飞入百姓家
第7版:文体汇 2024-03-03
上昆全本《牡丹亭》参演香港艺术节

昆曲“活态博物馆”撼动香江

上海昆剧团全本55出《牡丹亭》赴中国香港演出收获满堂红。昨晚,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1700余座售罄,今日两场亦是如此。悠悠六百年水磨腔与剧场外的维港夜色交相辉映,让香港观众过足瘾头。这也是上昆1992年后再度参演香港艺术节,与世界共享中华文化的瑰宝。

那段双向奔赴,是青春

尖沙咀地铁站内,全本《牡丹亭》的海报静静诉说着江南的古典韵味,剧场大厅前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显示的《牡丹亭》海报也引得观众纷纷掏出票根合影留念。舞台在旋转中行云流水地呈现闺阁、花园、宫殿及乡村等场景变化,引观众一见入梦。幕终,整个剧场被观众热烈的掌声所淹没。

1992年,上海昆剧团就曾在香港艺术节演出《玉簪记》等经典剧目。上昆代表剧目《长生殿》《临川四梦》等都曾在推出后第一时间赴香港演出。2019年初,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开台启用,上昆也成为内地第一家在这里上演大戏的院团。上昆与香港文化界和香港观众一次次的双向奔赴,让彼此的缘分延续至今。

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一踏上这片土地,激动之情就溢于言表。20多岁时她就开始到香港演出,这些年几乎演遍了当地所有的剧场,她的同班同学吴双也曾在十多年前受邀到香港城市大学普及昆曲,这段经历让他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思考自己从事的剧种。

谷好好犹记得初次到访香港前,老师王芝泉曾嘱咐她:“你好好演,香港很难演的!”转眼,又到了上昆的新一代接受香港观众的检验。这一次出发前,岳美媞看到票卖光了,也同样嘱咐着学生胡维露:“票卖得很好,你更要好好演!”

只一部《牡丹亭》,还不够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牡丹亭。《牡丹亭》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就连谷好好也曾反串过柳梦梅,吴双反串过杜丽娘,演前分享会上两人说起这段趣事,台下立刻有观众说“看过”。吴双也打趣道:“此后不会再有一个柳梦梅腿能抬那么高的,绝版了。”

能在一台昆曲里并蒂绽放“梅花”和“白玉兰”的,也唯有《牡丹亭》。这一次全本《牡丹亭》,上昆有意打破传统,没有第二组演员。谷好好感慨,在这样的时代应该给年轻人加码,让他们成为幸福的一代,演全55出。

罗晨雪的杜丽娘不仅在表演上精致细腻,更在以声腔塑造人物方面前进了一大步。胡维露也顶着压力用出色的表现让吴双等一众前辈对她竖起大拇指,说:“我服你。”胡维露说:“昆五班师弟师妹看到师姐演55出全本,受到了鼓舞和激励,形成了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生态。”

通常来说,剧场挂出《牡丹亭》的水牌,院团基本可以“躺平”,但昆曲不只有《牡丹亭》,上昆近年来正以组合化手段不断拓展普通观众对昆曲的认知。谷好好形容,上昆当下在做的是一座活态博物馆,观众想看《临川四梦》,想看四本《长生殿》,上昆马上就能拉出来演,每一台经典保留剧目都可以代代相传。这座博物馆里不光有表演,还有学术研究,今年上昆的重点还将着眼于和故宫博物院“复活”宫廷演剧,推出一系列月令戏,普及昆曲的服饰、音乐、文学,并推出相关文创。

特派记者 赵玥(本报香港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