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瑜
早春三月,万物复苏。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回望过去一年,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心系国之大者、情牵民之关切,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发挥政协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一年来,全体委员全程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各项议程。91名委员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269件,30名委员向上海市政协提交提案217件,61名委员向上海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31篇,被采用编报359篇。此外,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葛均波不仅在本职工作中创新争先,也一直在为营造更好的医疗创新环境而奔走呼吁。他认为医药创新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创新链,应多研发民众用得起的医疗器械和更好更便宜的药品,还呼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避免不利于创新的低层次重复产品和低效竞争。
科技创新对于当前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具有重大意义,是全国两会的高频热词。科协界别全国政协委员曹阿民多年来一直扎根科技领域,他持续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提升治理效能、绿色科技等方向。去年,他提出在建设一批高端国家科研基地的基础上,促进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地方科研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创新共同体,打通创新共同体资源,促进更多跨省域的转化、合作,跨省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点,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在去年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李国华委员建议,通过模式创新,推动老年食堂做到“办得起、办得久、办得好”。他提出,要运用“政府性项目、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形式,政府进行前期规划指导、运营核算、评估和监管,推动老年食堂可持续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儿童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儿童食品安全更需得到重视。去年,郁瑞芬委员提交的《关于关注童食健康,预防儿童肥胖性早熟蔓延的提案(02197号)》荣获2023年度全国政协好提案。
郁瑞芬认为,我国儿童食品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缺乏专项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发展仍有待规范。她提出了填补“儿童食品”分类分级及相关法律法规空白、制定“儿童营养膳食指南”、加大监管力度、开展儿童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四条建议。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一致表示,提案要提好,落实也重要。汪胜洋委员说:“如果在推动落实当中能够用得上我的,我义无反顾,义不容辞,为国家多作贡献。”
对于2024年全国两会,每一位委员都满怀信心和期待。正如朱旗委员所说:“期待通过这次两会,能够汇集我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智慧和才华,能够凝聚人心,集聚力量,助力国家发展,创造新的辉煌。”